前言

1950年的一个早晨,广东番禺中的一座小岛上发生了动乱,天空中传出了一阵阵飞机的轰鸣之声,细看之下,飞机两侧印刷着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标志。可这几架飞机没有去摧毁任何的军事目标,反而将炮弹投掷在一座平平无奇的小楼当中。

面对飞机的突然袭击,岛上的居民陷入了彻底的慌乱,来不及拿取细软便四散而逃。可人群中却有一户人家很是平静,这时一个小男孩抬起了头,对着父亲说:“爸爸,我们住的地方没有了!”

而父亲这时摇了摇头,十分严肃的说:“我张治中又欠了共产党的人情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治中

和平将军,护送主席

败退台湾的蒋介石曾对秘书周宏涛说过:“我最恨的就两个人,一个是美国的马歇尔,一个是张治中。”张治中作为国民党将领,为何被老蒋心生记恨,这就要从重庆谈判开始讲起。

1945年8月15日,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十四年,终于将侵略者赶出了华夏大地。在举国欢腾之际,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却暗中备战,整顿军队,随时要将中国人民继续带入战火。

其实国民党发动内战是必然的,国民党本事代表的便是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对于同期农民、保护工人的共产党有着天生的反对;而国外势力也趁机挑拨离间,美国总统杜鲁门对国民党军队也是大肆支援。

美国驻中国大使赫尔利公开的向世界宣布:“美国政府只与蒋合作,不会和共产党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左至右:周恩来、毛主席、赫尔利

多方影响之下,国民党内部对于内战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国共双发回旋余地也越来越小。但张治中将军却在此时访问延安,并与毛主席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蒋介石三次电邀毛主席来到重庆展开谈判,“共同商讨国家大计”。这并非是他回心转意,而是他确信毛主席不敢来重庆、不敢来谈判、要将挑起内战的责任全部泼给我党。

为了挽救这一丝和平的希望,毛主席决定假戏真做,甚至做好了“坐班房”的准备,毅然决然的同意了邀请。

天真的张治中以为谈判有望,人民可以不再遭受水火。他就主动向蒋介石请缨,去延安迎接毛主席。

但毛主席的安危始终是周总理放心不下的,临走之际,周总理双手握住了张治中:“张将军,此次重庆之行危机四伏,毛泽东的安全问题实在让人放心不下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周总理、张治中

张治中对于蒋介石的手段还是了解的。在他的地盘上少有人能安然无恙,前有李济深后有杨虎城,都是被蒋介石的“鸿门宴”所迫害的。

张治中对着周总理坚定的承诺道:“周兄放心,我既然敢来延安接毛先生,就能保证他安然无恙的回到延安。”

1945年8月28日,一架飞机从北方飞到了重庆九龙坡机场,机门打开时,毛主席第一个冲飞机中走出,闲庭信步的向来往记着挥手致意。紧随其后的是赫尔利和张治中。

抵达重庆后,蒋介石便立刻邀请毛主席得到自己的官邸林园居住,可细致入微的张治中却在林园周围看到了几个神色慌张的男子,细看之下居然是国民党的特务。

一旁的周总理也发现了异常,难以想象蒋介石居然如此猖狂,随后周总理将头转向了张治中,向他摇头示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张治中

张治中稍加分析就知道周总理的心思,于是他主动向毛主席说道:“如果毛先生不嫌弃的话,就住到我家桂园吧!我在去延安之前就考虑过,您居住在桂园是最合适不过的,现如今我已经把全家搬走了,就等您过去了。”

这时周总理也劝说道:“要不咱们就住在桂园,不要辜负张将军的好意。”

毛主席岂能不知道其中的猫腻?他满怀歉意的说道:“好吧!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我必定会向您的家人致歉,麻烦了。”

可一下车,张治中的脸色就变的难堪,原来全重庆都是蒋介石的爪牙,他的桂园外面也都是特务的痕迹,随后他立即找来警卫员,对他做出六项指示:
一,挑选一个枪手时刻保卫毛先生和周先生。
二,凡事找我的宾客、亲友都不接待;而要是见毛主席,则由秘书王炳南接待,不能阻拦。
三,要24小时保卫毛主席,让他们两班倒。
四,必须保持环境安全、安静。尤其是围墙好竹篱必须要特别检查,毛主席的安全胜过我的十倍!
五,让管事亲自管理毛先生的事务工作,尤其是在吃饭上,毛先生是湖南人,爱吃辣,你们可要注意了。
六,如果遇到什么困难,联系不到我就找张立钧参谋商议,一定要保护好毛先生。

说完这些张治中才安心的离去,可没走五分钟又折返回来,亲自嘱咐道:“一旦有如何威胁毛先生安全的人。不要请示,当场击毙!”

随着谈判的进行,蒋介石逐渐开始恼羞成怒,他发现自己在谈判桌上占不得一丝便宜。情急之下他便想对毛主席进行暗杀。

周总理得知后专门找到张治中,希望他从中调和,让毛主席先行返回延安。但张治中与蒋介石相处多年,岂能不知道他的脾气,但“固执”的他还是坚定试一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治中与周恩来

他一方面安排人手护送毛主席撤离,一方面前去蒋介石的官邸进行劝说。

“你到底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协议都没有签完走什么走?”蒋介石大声嘶吼到。

站在一旁的张治中立即向前站了一步,目光紧盯着他:“毛先生来重庆一个月了,很多方面都已经达成了共识,而且周先生还在,毛先生先回延安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如此步步紧逼,莫非还有别的想法?”

张治中的一番话直接戳中了蒋介石的内心,让他瘫坐在一众之上。最后外界舆论和张治中的鼎力支持下,蒋介石无奈的同意了这项要求。

10月8日,张治中在毛主席临走之前专门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宴会,宴席上张治中激动的握住毛主席的双手:“我相信,我们的谈判一定成功,和平问题必将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赫尔利、张治中会谈

就在张治中以为和平即将到来的时候,一份绝密情报打翻了他的幻想……

阎锡山的秘书傅朝枢在当天晚上给张治中送来了情报:“蒋介石安排戴笠,将在毛主席途径西安时展开刺杀,希望张将军出手相助。”因为消息无法确实,张治中无法告知毛主席,但他的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

10月10日,国共双方终于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而毛主席也在第二天乘车赶赴机场。

这时张治中突然提出要护送毛主席一起返回延安,周围的国民党将领马上对他进行了劝阻。

张治中慷慨激昂的说道:“毛先生是我去延安请来的,现在当然要我送他回去,你们不用多虑!”正由于张治中的努力,毛主席才得以安然无恙的返回延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可张治中毕竟是国民党人,在送完毛主席后又要返回重庆。

临走之时,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亲自为他送行。张治中赶忙对主席说:“毛先生那么多的大事,就不要劳烦你送我了!”

毛主席却说:“你不远万里的来接我,还把我送回来。现在你走了的时候我不送,那就很对不起朋友了。我们共产党很讲友情哩!”

让张治中没有想到的是,他与我党的友情还将继续翻出火花。

北平谈判,无奈借钱

1949年4月1日,张治中率领国民党和谈代表团来到北平进行和平谈判。期间毛主席还专门要求张治中来到自己的住所一同吃饭。

毛主席拉着张治中的手:“张将军,当年我在重庆时多亏了你的热情款待,你当时用最好的酒席招待我。可我现在只能用小米来接待你,请你见谅才是啊!”

张治中却很郑重的对毛主席说:“只要能和平,我就算是吃糠咽菜又有何妨?”

于是在我党和张治中的共同努力之下,4月15日周总理将《国内和平协定》的最终文件交给了国民党当局。

周总理毫不避讳的对张治中说道:“这个协定是不好改变的,只要国民党同意就签字,若是在20号之前没有签字,解放军的百万部队就要横渡长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

张治中本以为和平即将到来之时,国民党却表示:绝不接受八项和平条件!

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命令,渡江战役就此拉开帷幕,三天后南京解放。

得知消息的蒋介石立马火冒三丈:“文白(张治中)太过无能,必须立刻召回!”

就连李宗仁也发来急电:“兄等劳苦,此事虽然不成,但也没有办法。请将代表团何时返回?”

显然,他们都将战败的原因归结于张治中一人,就等着张治中回来后对他进行陷害。当时很多代表团的成员都知道,回去之后必然没有好下场,想要留在北平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民党代表团

只有张治中提出了异议:“我是国民党方面派来的,既然谈判破裂,我就应该回去复命,这是我的使命与职责!”

眼见张治中即将重返炼狱,周总理切的劝说道:

“文白兄,你这是只顾着自己的想法,为什么不为革命事业和全国人民多想一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我们已经对不起一位姓张的朋友了,今天不能再对不起你这位姓张的朋友了!文白兄,我真希望你能够留下来!”

听着周总理如此真诚的话语,张治中最终被打动。最后,包括张治中在内的国民党代表团都幸免于难,留在了北平。

虽然自己得到了安全,但自己的妻儿还在国民党的控制之下,为此张治中彻夜难眠。其实在张治中的想法周总理早就考虑到了,并立刻联系到上海中央航空公司营业组主任邓士章。

4月24日凌晨两点,邓士章向张治中的妻子打来电话:“张先生发来电报,让你们全家都坐飞机,去北平。”这时邓士章将自己的声音压低:“你们要尽快准备,早上六点就会有人接你们到机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治中与家人的合影(从左至右:张治中,洪希厚,张素我,张一纯)

当天下午,叶剑英陪同张治中来到机场,当他看到自己的妻儿安全回来后喜极而泣,对着叶剑英说:“谢谢,太谢谢了,我欠共产党人情啊!”

一家人能过团聚让张治中很是高兴,但过了两天他就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自己没钱了。

其实,在张治中决定居住北平后,中央就提供过帮助。毛主席亲自下令,要妥善安排好张治中的居住问题,经过反复的比较,张治中选择在北总部胡同14号安稳定居。

而且,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都是有不少产业的,比如傅作义就有380万的存款,两套北京的别墅,而张治中为何这么快就身无分文?
原来张治中的资产都是一些不动产,家里人来的匆忙也没带多少钱财,在加上人口众多,张治中一家吃饭都成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治中夫妇与孩子们

张治中经过深思熟虑后,给昔日傅作义写下一封信:“今生活不便,特向军借250元,用作周转。”

收到来信的傅作义也没有小气,当时就寄过去500元钱,让他不要着急归还。

而张治中借钱的事情很快就被关心他的周总理得知,周总理特意派人给张治中寄过去一封信件,并将6000元钱放入其中:

“不知文白兄经济上如此困难,现拨出6000元供你们使用。”字里行间充满着周总理的自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

感受到共产党恩情的张治中很是感动,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便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国家建设当中,但他没想到,仅仅一年之后他自己差一点就葬身在火海当中。

死里逃生,力求统一

1950年初,周总理交给了他一个秘密任务,希望他率领屈武等人组成的工作小组,前往广东,秘密会见蒋经国和陈诚,促进台湾和平统一。

接受密令的张治中很是重视,他为了避开国民党的暗中调查,便将自己要前往广东的消息提前公布,同时宣称自己是接女儿回国。为了不让国民党特务产生怀疑,他还把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带了过来。

在相关机构的指示之下,张治中便带着家人来到了广东番禺的一个海岛之上,而陈诚则以各种原因,让张治中在住所内稍等片刻。

但让张治中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消息早已被国民党特务知晓,画着青天白日旗的轰炸机正朝着他急速飞来。

张治中在房子里等待了凌晨两点,却还是没有见到蒋经国和陈诚的身影,正当他准备躺下时,远处的电话传出了“叮叮叮”的响声。

张治中还以为是蒋经国打来的电话,满心欢喜的前去接听。可当他刚刚拿起听筒,电话就传来了叶剑英急促的声音:“你的位置已经暴露,恐怕明天就要开始行动,为了你们的安全,快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剑英

这个时候一个陌生的面孔也闯了进来:“张先生,国民党特务已经知道你在这里了,赶紧离开啊!”

张治中立刻叫起来随行的家人和工作人员,让大家赶紧收拾文件离开房子,迅速撤离。

几个小时之后,天空上果然扔下了几枚炸弹,在连续的轰炸之中,他们先前居住的小楼房顷刻间变成了火海,而张治中一家得以幸免于难。

多年之后,张治中的儿子张一纯感慨道:“当年,如果叶剑英元帅没有给爸爸打去电话,我们全家都会死于轰炸当中。叶帅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

1954年国防委员会宣告成立,张治中将军被选为副主席。一直以来,国防都是国家重任,而张治中能担任如此高位,足以可见国家对他的信任。

根据张治中女儿回忆,在1955年全军开始进行大授衔,而张治中这位国民党二级上将却出现在了新中国元帅衔名单当中,得知此事后张治中委婉拒绝。或许在他的眼中,和平统一才是心中唯一的期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左一)、毛主席(中间)、张治中(右二)

1969年4月6日,和平将军张治中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9岁。周总理专门指示,一定要给他搞一个送别仪式。回想起和张治中的点点滴滴,周总理专门对工作人员嘱咐道:

“我要亲自参加,还要通知张治中在党内党外的其他老朋友,邀请他们一起参加。”

1969年4月9日,周恩来满怀悲痛的向遗体鞠躬,从认识文白兄开始,他便一直奔波在和平当中,从重庆谈判到北平谈判,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对和平的追寻。

告别仪式结束后,周总理强烈要求接见张治中的孩子们,在见到张纯一后周总理用双手抚摸着他的脸庞:“今后你们有什么事情就去找丁江。”

这时有人突然发问,询问周总理如何评价张治中的一生?

周总理深情的说:“他是一个复杂的人,也是一个简单的人,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他是一个爱国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