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糖尿病死亡的患者越来越多了,糖尿病将会成为第七大死亡原因”李阿姨刷短视频看到这一结论顿时感觉到慌张。

李阿姨今年55岁了,糖尿病也已经3年了。

平时只是吃降糖药,但在饮食等生活习惯上并没有像医生叮嘱的那样注意。

平时觉得没什么事,也没什么发病的感觉,并不把这个病放在心上。可是这个没什么感觉的病竟然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阿姨当即决定去体检复查,可得到的复查结果并不理想。

因为长期不注意,李阿姨的血糖控制并不好,而且李阿姨常觉得的眼神不好竟然也是因为糖尿病导致的。

糖尿病导致了眼底黄斑病变,影响了视力,但李阿姨一直觉得是年龄到了眼神不好。

李阿姨询问医生自己没有一顿药落下,为什么还会这么严重,自己应该怎么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告诉她,糖尿病是一种“生活病”,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它的主要病因。

只吃药而不改掉自己的坏习惯是很难控制住糖尿病的病情发展的。

有研究曾显示:那些已经活到85岁的糖尿病患者不只要严格吃药控制,还要从55岁开始就戒掉以下这三件事。

一、戒掉坏脾气保持好心情

中医讲“七情致病”,不好的情绪会导致我们生病也会导致疾病加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糖尿病在中医上叫做消渴,其病因就有一点叫做情志失调。

长时间生气会导致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或者长期忧虑,郁而化火,能够消灼肺胃阴津而导致消渴病。

从现代医学角度讲,坏脾气的人往往他的胰岛细胞也会感觉到压抑,这就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分泌。

大家都知道,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关键,胰岛素分泌不正常那么血糖也会失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我们要戒掉自己的坏脾气,学会释放压力,学会不在乎那些鸡毛蒜皮影响自己心情的小事。

保持心情愉快,让我们的胰岛细胞也感到心情愉悦,更好的去控制血糖。

保证我们心情愉悦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多出门走走,去爬山,去露营,多多接触大自然,大自然具有一种神奇的疗愈能力。

就像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公园半小时”释放压力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多去和大自然接触,哪怕只是在公园里散散步,坐一会,就可以让我们的心情不那么郁闷。

我们也要加强我们的人际交往,多多交朋友,维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排解忧虑的好办法。

心中对于生活的不满难以对家人言说的,和朋友反而更好开口。

而且家人不在身边的话,和朋友一起才不会心里感到空虚,才能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很多的情绪问题其实是因为感觉到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价值却在降低,尤其是在退休以后。

有很多人在退休以后,接受不了这种巨大的落差感,而患上“退休综合征”。

看到什么都不顺心,干什么都觉得烦,无时无刻不想发脾气。

这个时候就需要转移一下我们的注意力,大家可以合理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可以去练字读书,去上老年大学,学习一下摄影、养生或者其他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程,去寻找生活的乐趣。

二、戒掉懒惰加强运动

很多人哪怕是严格控制饮食,但血糖仍然居高不下,这其实就是因为缺乏运动。

有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能够刺激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的防止胰岛素抵抗,还可以促进受损的胰岛细胞修复。

同时改善糖代谢和脂代谢,从而使血糖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糖尿病基本体型都是偏肥胖的,而肥胖的内分泌和基础代谢水平都偏低,这对于糖尿病病情的稳定是不利的。

因此,我们更加需要戒掉懒惰,加强运动。

要达到运动降糖的目的还要注意一下运动的方式,运动要根据我们自己的身体来选择运动强度、运动方式和运动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重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在运动中减轻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负担,小心在运动中损伤自己的身体。

我们尽量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并加上一定的力量训练。

如果膝盖有伤的话,尽量不要选择跑步等运动,最好在运动的时候戴上护膝等护具保护自己。

运动不一定要以减肥为目的,但一定要坚持下去,至少我们要保证一周运动五天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的运动时间可以不固定,只要锻炼的强度达标即可。

另外,在运动时也要注意一下自己的心率,对于上了年龄的人来说,心率不宜超过一百四。

三、戒掉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戒掉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保持健康饮食是在这三条里面最重要的一条。

糖尿病我们也可以简单地说是吃出来的病,所以饮食我们一定要严格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暴饮暴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样的饮食习惯吃再多的药也没有办法调好血糖。

我们的饮食习惯应该遵循少吃多餐,多菜少饭的原则。

多吃些低GI,升糖慢的食物,能更好的控制血糖。

一日三餐最好能够做到多样化、丰富化。

网络上有很多糖尿病饮食的食谱,大家最好进行鉴别后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控制血糖的食谱中最好是多蔬菜,多蛋白质,少吃些淀粉。

高油高盐、高热量、高糖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这些不利于血糖的稳定。

如果按照先吃蔬菜,再吃主食,餐后喝水的顺序进食更有利于血糖的稳定。

我们在戒掉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的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很多食物具有迷惑性,看着好像很健康但其实含糖量高,升糖快。

水果中的香蕉、榴莲、冬枣、波罗蜜等等,虽然营养含量丰富,尤其是被称为“水果之王”的榴莲,它们的含糖量很高,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

蔬菜中胡萝卜、芋头、荷兰豆、山药等碳水含量比较高,可以替代主食。

当做蔬菜的话可能会使每顿饭摄入的碳水超标,从而使血糖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雪里红、酸菜等含盐量又很高,高盐饮食对于心脑血管有一定的危害,而糖尿病又容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也不适合多吃。

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帮助我们控制血糖起到了主要的辅助作用。

如果对于糖尿病饮食并不太清楚,我们可以参考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中的建议合理规划我们的日常饮食。

也可以多阅读一些糖尿病饮食书籍,但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鉴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选择权威医生的作品,而不是一些打着医生旗号出书圈钱的骗子书籍。

四、糖尿病易有哪些并发症

糖尿病的控制这么麻烦,那这个疾病到底有多危险呢?

糖尿病本身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它可能本身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病症,但它的并发症是很危险的。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糖尿病常并发心、脑、眼、肾等部位的疾病,而这些并发症的出现,基本也就代表着你的糖尿病已经比较晚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防治糖尿病,不只要关注糖尿病本身,还要关注它的并发症。

糖尿病可能会影响视力,诱发眼底视网膜病变,严重的话还会造成失明。

据统计,在全球失明患者中,糖尿病是造成失明的主要病因之一。

糖尿病还会影响我们的心脏,并发冠心病、心肌炎、心梗的几率很大,而且并发心脏相关疾病还很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出现了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等症状,这也很有可能是糖尿病所导致的并发症。

除了以上的疾病,我们还能够注意到一个很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这就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会损伤我们的神经和血管,最常见于下肢。

我们会感觉腿麻,腿凉,严重的触摸还会感到疼痛,这很有可能就是糖尿病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并发症早期并不明显,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得到治疗,很有可能需要截肢。

患有糖尿病足的老年人在冬天因为血液循环不好,常常会感到腿冷。

大多数人会选择用热水烫脚来缓解,但由于糖尿病人的下肢神经受损,使得他们对温度的感知并不明显,很容易被烫伤。

而且,糖尿病足患者在做足疗,足底按摩时还很容易被感染,出现一些其他感染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在出现下肢冰凉,发麻的时候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血糖。

结语

“管住嘴,迈开腿”是糖尿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最好总结。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调整好我们的心情,健康快乐的生活更有利于我们防治糖尿病。

另外,我们还要多多关注我们日常的血糖数值,但也不需要太过严格,可以适当放宽数值范围,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疗糖尿病的时候,我们也不要听信偏方,吃什么“神药”,尤其是打着治疗的口号,其实是没什么药用价值而价格却奇高的保健品。

不正规的药物不仅对于疾病的治疗没有帮助,还可能会使我们错失治疗疾病的宝贵时间。

按时吃药,戒掉三种坏习惯,定时体检,我们才能控制好病情,让我们活得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