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大家平常最新赚的钱就是大钱和快钱,如何让钱能升值或者变现,让钱生钱利滚利地源源不断,前几年当然属于房地产这个领域了。房地产虽然看起来是实业投资,不过遇到市场下滑照样会赔钱。
同时,对于所谓的投资或者拿钱生钱,还有一个项目就是搞什么文化产业园,在某地联系好一块地皮,以文化产业的项目低价拿地,然后盖起一堆房子对外出租,而所谓的门面房就更是水涨船高。
有些自认为有前瞻性眼光的投资者,就不惜幻想着能借助文化产业园大赚一笔,纷纷投资上百万买了门面房,文化产业园开业之后,再把赚来的房租用于还贷,没想到开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我是“老虎观社会”,和你一起追踪社会热点,感受百姓生活,解读人间百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5日,中国新闻周刊消息称湖南常德桃花源镇55岁的村民刘昆,在2015年用自己打工赚来的110万元,全款买下了当地一处桃花源古镇的一间商铺,没想到等古镇建好之后,没有几年就变成了一座“空城”。
而不得不说像这样的投资,原本在当时来说应该是房地产的高峰,能全款买房的人来说都是真金白银砸进去,指望自己的投资可以升值,伴随着桃花源古镇的兴旺,能让自己的商铺发挥作用继续做生意。
当然,当时不仅仅是村民刘昆自认为有眼光,购买桃花源古镇的商铺或公寓的,不止是他一个人,而是聚集了350名有识之士,成为了桃花源古镇的业主。但最终都跟刘昆一样赔得血本无归,甚至是倾家荡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当时这些精明的商人,会选择投资桃花源古镇的门面房和公寓呢?首先一开始该桃花源古镇,据官方介绍是投资50亿元占地面积约1600亩,核心景区逾40万平方米,“集特色餐饮、五星级酒店、特色客栈、明清商业街、中式合院、景区公寓于一体”的大项目。
正因为如此的大手笔,才刺激着这些所谓的有钱人也不惜投入一辈子的积蓄,来想着在这里买房可以升值,起码到最后不赚钱房子还在。可是没想到的是如今房子倒是还在,但是这里空无一人却成了“鬼城”。
没有收入也就自然会选择断贷,房贷还不上这房子到底属于谁的,就又是另一回事了。而即便银行把这些房子扣押了,也卖不出去变现不成现金抵债啊。所以整体商业环境跟当地的文化产业园不匹配,自然也就投资失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其中一名跟当地村民刘昆一样经历的一名叫刘响的业主表示:“桃花源古镇套住了很多人。”他的一个朋友花了300多万元在古镇上买了门面房,每月要还贷五六万元,两三年前已经断供了。如果按照2015年开始算,起码是还了六七年的房贷就还不下去了。
面对这样的一大座桃花源古镇,有人觉得完全可以当作住房来住啊,但是如果是住房的话当初就不是这个价格了,有房子住的人也未必来这里买房。而当初贷款在这里买房,就是想着商铺租出去后租金每个月还贷款,结果根本就没有人租。
当然,这对于开发商来说当时搞所谓的文旅项目,是最喜欢投资的了,因为低价便宜还可以赚业主们一笔钱。最终业主的钱被套走了,苦的是业主,项目能不能搞起来那就是当地的事情了,而当地的50亿元投资无论怎么说都是一座文化园摆在那里就可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网友看到这一幕纷纷跟帖留言。湖南一名网友跟帖留言称;“这就是民众手头紧的原因之一,很多人手上的钱变成了一堆堆贬值的钢筋混凝土,甚至很多老百姓负债累累,房地产过于捆绑裹挟经济,必然产生巨大的泡沫效应。”
上海一名网友跟帖留言:“只有真正的古镇才可以火,凭空制造的如无根浮萍,根本撑不起旅游的热潮,谁会无聊到大老远跑去看一堆现盖的房子,除非有很多娱乐项目,如宋城或者大唐不夜城那样。”
辽宁一名网友留言:“我们这也是弄了个江南风情园,建成以后一个人都没有,当时买了门面房子的都套里面了。你还告不了人家开发商,人家保安服务员售票员都在,就是没有一个游客,连五一和十一都没有过百的游客,现在那个门面房一千一平米都没人要,太偏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样的建筑很多网友也觉得,完全可以把这打造成一个影视城,像横店那样不仅可以解决房子的闲置,还可以解决当地以及附近老百姓的就业。租给剧组拍的电视剧,或者是拍短剧都可以,请网红来这里直播慢慢热闹起来就好了。
当然,任何的文化产业园都要跟当初的构想和设计有关,人家横店影视城本来打造的就是影视拍摄地,所以就越来越成功。而这种钢筋水泥混凝土的明清建筑,相比真正的古镇还是有所差距的,如果说湖南常德的桃花源是一个世外桃源的话,那么真的就是与世隔绝了。
任何的投资肯定是有赔有赚,你说投资没有成功吧,人家桃花源古镇已经建设好了没有烂尾。你说投资成功了吧,如今空无一人房子无法变现赚钱,业主们的积蓄却赔进去了。所以,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房子如果不是用来住的,千万别炒房和买房了,免得被套进去就真的血本无归了。
大家对于这样的房产投资有什么想说的,你们当地有类似文化产业园投资失败的情况吗?欢迎跟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