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行进中国”广东调研采访团

“我在社交平台直播练习中国功夫,有粉丝点赞啦。”来自荷兰的小伙儿VL.Zay说,他通过电竞游戏与中国功夫结缘,找到了老师进行了专业的学习,现在他常常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中华传统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外年轻人通过《永劫无间》游戏感受中国功夫魅力。受访者供图

我国的网络电竞游戏从商业模式的探寻,到民族文化的自觉,以鲜活的中华传统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海外玩家的关注。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在海外市场的收入达到163.66亿美元,比10年前上涨了9倍。在这背后,我国网络游戏大多以历史题材为背景,将抽象的中华传统文化以鲜活的场景嵌入到游戏的情节、人物和画面中。海外用户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理解其蕴含的文化属性和价值。

有业界人士表示,在2016年“游戏”被写入“十三五”规划,各地出台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游戏公司的出海策略从单纯买量做营销,转变为打造文化品牌;2020年7月,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发布的“千帆计划”,对我国游戏产业对外贸易的深化与升级有着重要意义;到2020年11月,正式签署的RCEP对游戏出海企业释放了积极信号。中国游戏已经成为海外玩家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窗口。

“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和创新技术,刷新了国际市场对中国游戏的评价。”网易游戏市场副总裁吴鑫鑫表示,中国游戏出海交流,核心是要融入全球语境,融入到海外年轻群体的文化圈层。

游戏的生命张力,在于“文化破壁”。比如,一些游戏与醒狮文化、川蜀文化、苗族文化及竹编等非遗项目进行联动,颇受东南亚地区用户的喜爱。还有的将《闹天宫》《白良关》《长坂坡》等京剧元素融入其中,让全球玩家感受到了文化瑰宝的魅力。

在吴鑫鑫的观察中,游戏品牌出海要对发行地区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社会形态、语言表现等深入了解。这涉及到用户人群的游戏习惯、触媒习惯、机型设备及网络情况、社交生态等方面。

“中华传统文化借助游戏产品出海方兴未艾。”有业界人士表示,当作品让用户产生认同感、品牌粘性后,便成为了传播交流的桥梁,以文化为“帆”,推动游戏产业快速发展。(黄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