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苟春 摄影报道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达州供电段职工周椿程,是土生土长的巴中人。在巴南高铁开通前,他参与了线路的联调联试,负责高铁供电设备的平推检查、参数调试、缺陷整治等工作。作为一名来自巴中的铁路职工,能够参与家乡高铁的建设,他很是荣幸;想到高铁通车后,从老家到成都只要2个多小时,去其他地方也更加便捷,他的心情则格外激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椿程。曹菲 摄

周椿程的老家在巴中市巴州区的农村,地处秦巴山区,他从小就对家乡相对闭塞的交通深有感触。

2012年,他考上攀枝花的大学,从老家到学校的这趟旅程,让“舟车劳顿”变得具象化:先从村子坐摩托车到巴中市,再坐大巴车到成都,然后转绿皮火车,沿着老成昆线“晃”一晚,才能到攀枝花,全程需要一天半的时间。

2015年毕业后,周椿程成为一名铁路职工,很幸运地投入到巴中至达州铁路的联调联试工作。“我那时候参加工作没多久,做的都是很基础的工作,但是每天想着能为家乡铁路建设贡献力量,就感觉有使不完的劲。”他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南高铁首发列车。曹菲 摄

2023年,他又一次参与家乡铁路建设。作为接触网维修车间检修二工区工长,这一次,他承担的任务更重,参与感也更强。能够参与家乡两条铁路的建设,他感觉自己很幸运,也很骄傲。

“开通之前,我身边的同事、家人都在讨论了,现在终于通车了,我心情还是挺激动的。”他说,未来,巴中人出行可能会更多地选择高铁,因为速度更快,也不会担心堵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南高铁首发列车。曹菲 摄

在他看来,巴南高铁不仅是巴中人期盼已久的幸福路,更是促进革命老区旅游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