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怀磊 聊城报道通讯员 赵洪岭

近年来,东阿交警大队在县委县政府和支队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系列决策部署,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精准年”活动为主线,牢固树立“预防治理、规范执法、服务提升”三大理念,认真履职、积极作为、主动担当,稳中求进,稳中提质,扎实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确保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治理 源头防控 主动出击

筑牢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新体系

东阿交警大队注重借势发力,构建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工作格局。一方面,强化顶层设计。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研究全县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将万人死亡率、头盔佩戴率、隐患排查治理等3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纳入全县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全面压实各镇街及职能部门责任。一方面,构建“双平台”管理体系。将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纳入社会治理范畴,依托“政法委”+“交安委”双平台,深入推进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先后召开县级层面工作会议4次,有效发挥镇街和职能部门作用,党政统领、部门协同、齐抓共管抓牢抓实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在隐患排查治理上,东阿大队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前移关口,突出源头风险防控“销号”治理,多维度、全方位排查发现隐患,并按照“源头治理、销号管理”的原则,把交通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一是实施“视距提升”工程。按照“看得见、更安全”的思路,排查视距隐患提升路口253处,以安委会名义下发整改建议,推动镇街、交通、公路等部门开展国省道和农村公路平交路口视距提升工程。截至目前,视距隐患路口全部整改,有效提升了辖区道路通行秩序。二是开展“校园周边”整治。积极争取县委政府支持,开展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县90所学校进行了“地毯式”排查,投资150万元,对排查出的1170处隐患进行全面整改,整改率100%,保障了广大师生的出行安全。三是推进“第一盏灯”落地。坚持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常态化、动态化,对年初排查出的380处隐患,采取“一镇一策”“一点一策”的措施,逐一整改、逐一销号。同时,根据死亡事故复盘情况,在辖区23个交通事故多发、易发点段安装“第一盏灯”23个,照亮东阿“平安路”。四是强化“源头企业”监管。联合交通、应急等部门定期对辖区重点企业进行分析研判,召开约谈会10次,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210份,综合运用多种措施,消除运输企业及驾驶人风险隐患,共计清理重点车4712辆、重点驾驶人2430人,高风险企业由35家下降至3家,高风险危化品企业全部“清零”。

东阿交警大队坚持主动出击,强化打击效能守牢安全底线。发挥交警“拳头”作用,严厉打击各类严重交通违法和易肇事肇祸交通违法行为,筑牢交通安全防线。一是围绕“电摩炸街”开展城市专项整治。联合执法、交通等部门,开展城警联动“并肩行动”、城区交通秩序大整治大提升行动,严厉打击“电摩炸街”、酒醉驾等城市重点交通违法,全面净化城区交通秩序;与教体、学校,建立“家校警”协同共治机制,设置交通护学岗10处,查扣炸街摩托车126辆,并分批次召开“电摩警示教育会”,全面提升了违法青少年及家长的安全意识。二是围绕“超限超载”开展国省道专项整治。牢固树立“交警在路上”的工作理念,坚持日常巡逻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大队值班警力与中队执勤警力相结合,加大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巡逻管控力度,重拳整治突出违法。采取便车侦查、警车随后、联合执法、凌晨出击等方式,常态化开展超限超载专项整治等,形成了高压严管的工作态势。先后查扣超限超载大货车258辆。其中,“百吨王”41辆、超载100%大货车95辆、其他超载大货车163辆,切割栏板52辆,卸货1400余吨,有效预防了道路交通事故,确保了道路交通安全。三是围绕“安全头盔”开展农村地区专项整治。将佩戴安全头盔作为预防交通事故的重要手段,常抓不懈开展“安全头盔”治理,先后召开推进会(含乡镇)17次,按照宣传教育、智慧劝导、微信警示、严查严管等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常态化开展安全头盔治理工作,全县各镇街头盔佩戴率始终稳居全市第一名,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维护社会稳定夯实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化自身建设锻造过硬队伍

打造新时代交警铁军新形象

一直以来,东阿交警大队始终把“队伍建设”放在首位,而队伍建设的根本就是“规范执法”。大队坚持从党建引领、教育培训、为民思维、监督问效等环节着手,不断筑牢民辅警的执法思想、行动和理念,促进队伍健康发展。

强化“党建引领”,突出“教育培训”。东阿交警大队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练什么”的原则,组建6名民辅警组成的教官队伍,以开展队列、指挥手势、法言法语、现场安全防护和酒醉驾查处“八个一律”等内容为重点,组织大队全体民辅警开展实战化大练兵轮训活动,不断提升全警业务能力和执勤执法形象。

坚守“为民思维”。交警的主责主业是保障道路畅通,保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交警的工作是与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纠正一次违章、消除一处隐患不仅仅是职责所在,更是为群众付出无私大爱。大队从一点一滴入手,潜移默化中提升民辅警的执法为民理念。交警的所有行动赋予爱的解释,从爱出发,不仅激发了民辅警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动力,也增强了作为交警的职业认同感,让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更重要的是温暖了一方群众,获得了广泛支持。

注重“监督问效”。监督是保障队伍不发生问题的关键,大队从工作实际出发,制定了《东阿大队内部管理考核规定》,成立了由大队政委任组长的警务督察战队,每月一检查、每月一考核,并将考核成绩与评先树优相连接,加强队伍日常管理;坚持“问题导向”,每周分析12345市民热线、交管12123、民生警务平台、新媒体留言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敏感问题;依托法制中队,建立执法监督中心,通过车载执法记录仪实时回看,执法记录仪回放、抽查等工作,及时发现大队民辅警执勤执法过程中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推动整改问责,以监督促规范,全面提升队伍规范执法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人为本持续提升满意度

打造民生民意警务新模式

东阿交警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擦亮窗口,温情服务,持之以恒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辖区人民群众在道路交管领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构建群众诉求化解体系。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事情,依托市民热线12345、交管12123平台,构建了大队公共关系中心,加强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与纽带作用,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立说力行,立即整改,提高群众满意度,促进社会和谐。今年以来,共接受社会各界群众热线诉求建议1562件,接受合理化建议30余条,化解社会矛盾60余起,对群众提出的不合理诉求与建议,耐心解释,认真倾听,与群众零距离交流,无隔阂沟通,相互理解,求同释疑,群众满意度达到99%以上。

构建错时延时服务体系。满足群众随时办理车驾管业务需求,大队车管所实行延时服务“不空岗”、周末节假日服务“不断档”式工作模式,针对节假日才能休息办理业务的重点人群,大队民辅警提前到岗到位,在岗期间主动热心服务群众。建成“无人车管所”,设立自助服务区,配置自助服务设备4台,配备自助体检机5台,全程为办事群众贴心服务。同时,督促辖区7家检测机构合理划分功能区域,改造规划场地、硬件设施,整合服务环节,再造服务流程,推行各车型交车待检“交钥匙”服务以及“12123”手机APP预约检验,实现资料内部流转,全流程“一窗受理、一窗通办”。

构建轻微事故快处体系。交通事故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大队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因地制宜、逐步创新,高标准、高规格建成“交通事故视频快处中心”。当事人发生轻微事故后,可以直接通过“交管12123”APP中“事故视频快处”模块进行报警,民警通过系统后台直接采取视频与当事人进行线上操作,引导当事人完成事故信息的采集、固定证据等工作,当事人撤离现场后系统将远程推送责任认定,实现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在线处理、快速撤离,彻底解决轻微事故处理流程多、手续繁、时间长等弊端,真正做到事故处理“掌上”办结、事故纠纷“指尖”化解,大大节省了当事人时间,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今年上半年,大队通过视频快处处理轻微交通事故1168起,位居全市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