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好,我是乌鸦。

说出来你也许不信,上周乌鸦的稿子在临发表前突然被ban,寸止挑战了属于是(悲)。关注乌鸦近况的朋友可能猜得到这个被ban的选题是关于什么的,这里就不多说了。于是乌鸦需要新启动选题,更新间隔拉得太长这里要向各位读者道个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今天跟大家讲点什么话题呢?

6月2日,西班牙足球豪门皇家马德里队在本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决赛中获胜夺冠,但在决赛举办地英国伦敦赛后的皇马球迷庆祝队伍中,却出人意料地爆发了一件公然辱华事件

一名中国博主在街头采访正在庆祝的西班牙球迷,后者得知采访者是中国人后,竟当场嬉皮笑脸高唱歧视侮辱中国女性的歌曲,不明就里的博主还以为对方在拉自己庆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称该球迷来头不小,是皇马现任主席弗洛伦蒂诺·佩雷斯两大“政敌”之一、球队前主席洛伦佐·桑斯的孙子,并持有俱乐部永久会员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马前主席桑斯,四年前死于新冠)

事件后来引发中国驻西使馆直接向皇马俱乐部提出严正交涉,根据中使馆方面的表述,后者在交涉中表达了态度,但迄今尚未以俱乐部官方公告或其他正式声明方式做出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鸦之前讲过足球从来不像《天下足球》想象的那样“纯粹”,反而始终是政治表达的舞台。“蟑螂效应”不容忽视,这么一个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当地“铁杆球迷”如此,恐怕不只是他一个人的行为和思维惯性,在西班牙乃至更多欧美社会的球队和球迷组织中,打心里歧视他国他族的,还为数不少。

不过,即便皇马方面的表态相当敷衍,也绝不敢于支持和认同这样的歧视行为,怎么还是要表达一下反对。但在有的地方,不仅球迷集体公开高喊歧视和仇恨话语,而且横行无忌,当地官方甚至纵容和支持这些言行。

这支球队,是以色列的贝塔尔·耶路撒冷队。这支球队每天也在标榜“纯粹”,不过不是“纯粹的足球”,反而是“纯粹的政治”,无政治,不足球。

1

人们提起以色列,通常会自然而然地将它视作一个“犹太人国家”。实际上在联合国大会1947年的“分治方案”中,也确实将巴勒斯坦地区拆分为“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而前者正是后来的以色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从现实来讲,以色列并不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它的国民有20%(约200万)是阿拉伯人

这里我们所说的以色列的阿拉伯人,指的是在以色列“合法领土”上的以籍阿拉伯人,不包括在那些以色列占领区域,如加沙,以及约旦河西岸以色列“定居点”上的“巴勒斯坦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些阿拉伯裔以色列公民跟美国非洲裔一样,长期遭受社会的系统性歧视和排挤,从而跟主体的犹太公民存在固有的阶层鸿沟,但既然每十个以色列人中就有两个是阿拉伯民族,在以色列的不少领域,都不难看到阿拉伯裔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就包括阶层差异相对较小的足球。

是的,以色列国足,甚至也有阿拉伯球员。然而在这样一个国家,阿拉伯裔为“国家队”效力未必就是荣耀,反而可能受辱

在去年6月20日(当地时间)进行的以色列国家队主场迎战安道尔队的比赛中,以色列队的阿拉伯中场默罕默德·阿布·法尼(Mohammed Abu Fani)下半场替补登场,可等待他的不是“主场球迷”的欢呼,而是漫天的嘘声和谩骂。

据以色列国足队长透露,赛后法尼在更衣室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场比赛以色列的主场,是位于耶路撒冷的“泰迪体育场”(Teddy Stadium)。而泰迪体育场,正是贝塔·耶路撒冷足球俱乐部的主场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1970年代以色列被包括亚足联在内的各大亚洲体育组织驱逐,直到90年代,以色列足协加入欧足联,才结束了又一段“流浪”岁月。可谓被当代最“反以”的亚洲赶走,辗转20年,回到了历史上最“排犹”的欧洲怀抱。

从那以后,以色列国家队和俱乐部都是参加欧洲区的比赛,前面说到发生对“阿拉伯裔球员”歧视事件的对阵安道尔的比赛,就是欧洲杯的一场预选赛。

同时,一些以色列足篮俱乐部因为参加欧洲的跨国赛事(球迷圈一般简称“欧战”),如欧洲冠军联赛(原欧洲冠军杯,简称欧冠)、欧足联欧洲联赛(原欧洲联盟杯,简称欧联)等,而在中国球迷中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如特拉维夫马卡比和海法马卡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9年,海法马卡比(最右)首次进入欧冠正赛)

但这个贝塔尔·耶路撒冷,想必绝大多数中国球迷没有任何印象。

乌鸦想要去查查这个球队本赛季到底跟欧战沾不沾边,好家伙,发现还得去du狗网站上找。一查发现这个贝塔尔还真参加了欧战。

在本赛季欧会杯(或者简称欧协联,即“欧洲协会联赛”,可视为欧冠、欧联以下的欧洲跨国比赛的第三级别比赛)资格赛中,贝塔尔两回合总比分1-4被希腊球队塞萨洛尼基淘汰出局(客场0-0,主场1-4),没能进入欧会杯正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欧战参赛资格,说明这支球队在以色列国内也并非鱼腩。根据报道,贝塔尔曾经在国内顶级联赛(当前为以色列超级联赛)中7度夺冠,从历史而言算得上以色列的国内“豪门”球队了。

虽然这队在中国没什么知名度,可在以色列国内,它具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前面说到在泰迪体育场发生歧视事件,这对于这座球场实在只是小意思了,平时它作为贝塔尔队主场时,那更加疯狂。

2

“贝塔尔”这个名字,如果大家有所了解的话,就不会对这支球队的现状感到意外。

贝塔尔·耶路撒冷队(Beitar Jerusalem),贝塔尔(Beitar),来自历史上的“贝塔尔运动”,它被认为是“修正派”的犹太复国主义(锡安主义)分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贝塔尔运动,于1923年,由泽耶夫·雅博金斯基(Ze'ev Jabotinsky)在拉脱维亚创立)

咱们熟悉的那些“修正主义”案例,往往都是向“中庸”的方向“修”,也就是朝着本应跟自己相反的一边妥协。可是这个贝塔尔则不然,它越“修”越激进,主张全面恢复“古犹太国”的疆域,将整个巴勒斯坦和约旦等土地囊括其中

“Beitar”一词,是该运动希伯来文拉丁化的简写,而同时也是公元136年犹太人“巴尔·科赫巴起义”中最后一个被攻陷的堡垒的名字。说这个起义可能大伙没概念,简单点说大家知道这是犹太人的“最后一次起义”,从此被罗马驱逐,开启了所谓“犹太人千年流散”就可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尔·科赫巴绘画)

所以我们不难明白,“贝塔尔”这个名字,对于“大犹太民族主义者”来说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这种效应也体现在以色列体育界,以足坛并不只有贝塔尔·耶路撒冷一支“贝塔尔队”,它已经成为这些球队固有的“政治标签”。

其实这种现象不止于此,前面咱们提到了几支“马卡比队”,马卡比(Maccabi)这个名字也是有来头的,它来自2世纪的“犹太英雄”。而在体育界,“马卡比”系球队,通常代表保守的锡安主义的政治立场,无非相比于极端歧视和仇恨阿拉伯的“贝塔尔”,“马卡比”们还显得稍微温和一些罢了。

有右就有左,以色列足坛还有一大堆的“夏普尔”(Hapoel)系球队,这个词的意思是——“工人”,有些中文网站就直接将其写作“某某工人队”。没错,“夏普尔”们是以色列工会成立的体育组织。比如特拉维夫夏普尔队,本来就是作为特拉维夫马卡比的“对立面”存在的,只是近年来贝塔尔·耶路撒冷表现得愈加突出,特拉维夫夏普尔也站上了对抗“贝塔尔主义”的前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拉维夫夏普尔队徽)

而贝塔尔队最大的“敌人”可能还不是“夏普尔”们,以色列超级联赛还有一支且仅有一支“阿拉伯球队”——萨赫宁比尼(在部分网站显示该队也是一支“夏普尔”球队,参考本节末图排名第6的球队名称),颇有点欧美社会给少数族裔“预留名额”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懂球帝)

以色列足球超级联赛共有14支球队,随便看下积分榜,满屏的“马卡比”“夏普尔”,队名中完全不含政治表达元素的极其零星。可以说以色列足球界,全然就是一个政治表达的大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超本赛季积分榜)

3

很多球队都拥有自己“铁杆而极端”的球迷组织,比如不少知名球队的“南看台”。而对于贝塔尔·耶路撒冷队,这个球迷组织是成立于2004年的“La Familia”

相信很多人从这个词形就能看出来,它就相当于“The Family”,我觉得以咱们熟悉的语境,就译成“家人们”倒是挺贴切的,什么家人呢?当然是犹太家人了,这个“家”,容不下阿拉伯人。

英国著名的“左翼媒体”《卫报》报道贝塔尔·耶路撒冷的“种族主义”时,强调La Familia只是贝塔尔粉丝的“极少数”(这话怎么听着有点熟悉),并类比80年代英格兰俱乐部个别球迷向黑人球员扔香蕉不能代表俱乐部是种族主义实体,拒绝将贝塔尔队认作种族主义俱乐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卫报》文章节选)

然而不管你怎么说“极少数”,La Familia拥有数千近万名成员,他们不来看球,主场比赛就近乎空场;他们不买季票,俱乐部财政就陷入危机

在La Familia的主导下,每一场贝塔尔主场比赛,都是“仇阿”的政治表演。他们从来不认什么“足球传递和平”,他们只希望用足球场传递“战争”,比赛一开场他们就要高喊“战争、战争!”他们在看台肆无忌惮地高唱“阿拉伯人去死”,“助威”的歌曲大意如下:

天上的星星为证

这是种族主义之梦

全世界都会见证

贝塔尔队永不会有阿拉伯人

我不在乎他们有多少以及如何被屠杀

干掉阿拉伯人只会让我兴奋

无论男女老少

都将把每个阿拉伯人埋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这样露骨的宣扬歧视、仇恨、杀戮的“助威歌曲”,在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地方,不管当地人实际想法如何,官面上都是不会被允许的。套用以前有些人常用的话术,神奇的国家总是有神奇的事情。

不仅La Familia本身不是极少数,就算贝塔尔有那么几个稍微正常点的人,也很难不被“家人”们的坚定立场裹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法新社)

贝塔尔·耶路撒冷队在建队以来近90年历史中,的确从未引入任何一名阿拉伯球员。而当2009年球队时任队长阿维拉姆·布鲁奇安(Aviram Bruchian)表态愿意与阿拉伯球员同队后,马上被La Familia“请喝茶”。第二天,队长就公开道歉,说自己伤害了球迷感情,“球迷不想要阿拉伯人,球队就不会有阿拉伯人”。

La Familia自成立以来,做出的匪夷所思的荒唐事一个接一个,他们会因球队引进穆斯林(非阿拉伯)球员而怒烧球队办公室,不惜将球队历史上获得的荣誉奖杯也一并付之一炬,殴打“敌人”球迷这样的事更是屡见不鲜。

2018年,时任美国总统懂王特朗普,冒天下之大不韪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美国驻以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贝塔尔队闻讯大为感激,竟宣布把队名更改为贝塔·特朗普·耶路撒冷队(Beitar 'Trump' Jerusalem)以示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可能还对这个“以色列老正黄旗”怒斥游客“滚出我们的国家”一幕有点印象,从他身后举旗的男子身着的黄黑服饰来看,也可能是贝塔尔队球迷)

时至今日,这个La Familia,已经不只是以色列最大的极端球迷组织,而就是以色列整个国家最大的种族极端组织。

4

前面说到贝塔尔队引进了穆斯林球员后,遭到La Familia纵火报复。可是你球队高层明知道自家球迷是这个鸟样,为啥非要引进穆斯林,不怕挑事吗?

实话说,近20年来的贝塔尔队,几任球队老板还真就有种故意挑衅“铁杆球迷”的感觉。

就在球迷组织La Familia成立的同期,俄罗斯出生、具有以色列国籍的商人盖达马克(Arcadi Gaydamak)成为贝塔尔队老板。

此君一上来就贡献迷惑操作,他向“敌人”耶路撒冷夏普尔队和阿拉伯球队萨赫宁比尼先后捐款,贝塔尔球迷虽然愤怒,但是……他给的实在太多了!贝塔尔队成为整个联赛最有钱的球队之一,接下来几年球队也接连收割多个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后来盖达马克逐渐收紧预算。2013年1月,他把球队拉到俄罗斯车臣进行了一场友谊赛。

车臣大家知道,是穆斯林地区。贝塔尔去干啥呢?后来能看出来,一个是老板盖达马克想要发展跟车臣领导人小卡德罗夫的关系,而球队则由此从小卡持有的当地球队租借了两名球员。

虽然盖达马克是俄罗斯出生的,但你回俄罗斯发展关系,也不用非得找穆斯林的小卡和车臣吧?这一波操作怎么看都有种故意恶心本队球迷的意思。

而租借来的两名车臣球员,更是引爆了整个球队。这是贝塔尔队历史上首次引入穆斯林球员。结果是这两名球员在整个下半赛季都被主场球迷狂嘘乃至人身威胁,饱受折磨的两个年轻人半年后终于郁闷地逃离了这个鬼地方。

更著名的一件事,是球队引进两名车臣穆斯林后,球迷在球场上打出了“贝塔尔永远纯粹”的横幅。意思就是你球队高层引入穆斯林,我们不干净了。这是“纯粹的足球”吗?这就是纯粹的政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好,这个盖达马克不行,那换个老板总可以了吧?结果下一任老板持有球队几年后,因为受够了球迷的种族歧视和暴力行为,再次出售球队。而再下一任的老板,更是极品。

2017年,以色列科技界高管摩西·霍格(Moshe Hogeg)入主贝塔尔队,他直接给整了个大的,霍格选择将球队部分所有权出售给阿拉伯国家阿联酋的财团!

你说他是不是故意呢?也许从另一件事能看出点端倪。此前霍格老板力主为球队引进了一名尼日尔球员,他的名字是——阿里·默罕默德(Ali Mohamed)

可想而知这个球员的到来对于以La Familia为代表的贝塔尔球迷来说是何等的炸裂。他们竟然要求该球员:“改名,要不别想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里·默罕默德:好苦哦,还是要保持微笑)

可滑稽的是这名非洲球员虽然有着这么典中典的名字,但跟穆斯林其实一毛钱关系没有,他实际上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

那这属于球队高层给球迷来了一招苍蝇不咬人纯膈应人?老板霍格的回应可能更加炸裂,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当我知道他不是穆斯林的时候,我也很意外”……好家伙,原来您老本来真是想要一个典中典的穆斯林球员是吧!

除了蓄意挑衅,我真的想不出其他理由。

然而,历任球队老板的挑衅,失去了横行世界的“犹太富翁”的魔力,改写不了贝塔尔的“纯粹”。而原因,并不仅仅是“家人”们的死硬。

尾声

以色列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自称为“贝塔尔队球迷”,并多次参加了贝塔尔队的夺冠庆祝活动,但是普遍认为,此君在这件事上“投机分子”的成分更大,不过逢场作戏而已。

但在越来越极端的以色列官方当中,贝塔尔真正的拥趸大有人在。

关注以色列新闻的朋友们可能对利库德政府中这么一个人物有点印象,他总是戴着犹太小帽,不时语出惊人,他就是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Itamar Ben-Gvi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张脸估计你看过很难没印象)

此人的立场那远远比内塔尼亚胡更加极端,动不动甚至对美国开炮,他在去年强行造访耶路撒冷圣殿山的行为,更是被认为是激怒哈马斯、触发“阿克萨洪水”的诱因之一。

而这个本·格维尔,那是真真切切小时候在贝塔尔·耶路撒冷队踢过球的。

实际上,三十多年以来,以色列官方一支有派出“卧底”坐镇贝塔尔主场泰迪体育场,可他们似乎对满场的极端口号和歌曲视而不见;当内塔尼亚胡加入贝塔尔夺冠庆典时,震耳欲聋的“阿拉伯人去死”口号,他笑着面对。

解释只有一个:他们并不反对甚至认为借贝塔尔球迷之口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些年利库德政府通过了将阿拉伯裔以色列人实质性变成“二等公民”的政策,这可要比La Familia喊两句仇恨口号杀伤力大得多了。

而贝塔尔·耶路撒冷队,成了利库德集团政客们明里暗里宣示政治立场的一个理想的象征和工具

大家知道,臭名昭著的乌克兰纳粹主义军事组织“亚速营”,它的最早起源是乌国内的极端球迷组织,而现在它堂而皇之地为乌克兰官方效力,对于乌克兰这块土地实在是一种历史黑幽默。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家人”们,是否有朝一日会成为下一个“亚速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以色列时报(The Times of Israel):Israel soccer games may be moved from Jerusalem venue after racism toward Arab player
卫报(The Guardian):Tale of neglect: how Beitar Jerusalem became infected with racism
  • CNN:Beitar ‘Trump’ Jerusalem: Israeli soccer club renames itself after US President
  • 华盛顿邮报:When extremist soccer ‘ultras’ aligned with Israel’s right-wing government, mayhem followed
    bilibili@欧篮之家_Liquid:《为什么以色列的球队那么多「马卡比」和「夏普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