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连接了香港、珠海和澳门这三个地方,长度达到了55公里。

在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这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还为当地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也促进了旅游行业的发展。

不过在建设港珠澳大桥的时候,人们遇到了很多挑战和困难,对施工技术、材料选择、桥梁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筛选,最终才把这个工程完成。

可是,如果您真正来到了这个地方就会看到,有大批车主来到港珠澳大桥就掉头,这是什么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是一项世界闻名的伟大工程,也是中国人的一个壮举,让中国内地与特别行政区之间的往来更加密切,促进经济发展。

在桥梁的建设上,港珠澳大桥会涉及到海上桥梁、人工岛、海底隧道等多个方面,十分复杂。

这也意味着,这座大桥的建立是与众不同的。

想要建好这座桥,就必须克服航道通航、海洋环境、地质条件等多个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建桥的过程当中,施工团队采用了世界上顶尖的材料和技术,对整个建造过程反复修改优化。

既考虑到了环境保护,也考虑到了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事实上,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项目属于典型的生态影响型项目、

它的工期长、施工过程复杂,建设过程也许会破坏海洋渔业资源,影响海洋生态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虑到这一点,施工团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南海规划与环境保护院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的允许下,南海规划与环境保护院参与了环境保护设施的选定、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技术的开发和引进、环境管理制度的建立等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第三方环保顾问,南海规划与环境保护院的加入使港珠澳大桥的环境管理变成了一道正常工序。

不仅会保护海洋生物,还会定期检查水质情况,不断更新监测到的数据结果,在苛刻的环境下进行严格的监测工作。

之所以说环境条件苛刻,是因为当时真的会有生命危险。

海洋的气候多变,存在很多潜在的危险,有的时候这里大雾弥漫、天气恶劣,而有的时候这里可能会寒风呼啸、海浪迭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都是很危险的,晚上打地铺过夜算是常事,风大的时候还有随时掉到海里的风险。

事实证明,人们做出的努力没有白费,港珠澳大桥附近海洋的生态环境被保护得很好,中华白豚的身影也证明了这一点。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不仅是中国的工程壮举,也是我国生态保护的成功例子。

在这座大桥建设完成后,广东、香港、澳门也算是正式打通了连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座桥梁,让三个地区的往来更为密切,它们的资源能够流通,优势得到互补,珠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得到促进,这对整个中国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同时,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也让当地的旅游业发展繁荣起来。

作为一座海上桥梁,港珠澳大桥非常漂亮,不仅整座桥梁壮观宏伟,还可以见到非常美丽的海上景观,是一次奇妙的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这也让这座桥富有了旅游价值,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玩,都想见一见传说中的大桥。

不得不说,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不仅是中国在建设和工程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也在世界上造成了影响,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海上建桥的宝贵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港珠澳大桥不能随便过

港珠澳大桥的开通缩短了珠海等地区的通行距离,为人们提供了便利。

在大桥刚通车的那段时间,人们纷纷闻名而来、

当时的客流量和车流量都很大,不少人在这里打卡拍照,这让港珠澳大桥一时之间人气暴涨,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随着时间变长,交通问题也出现了。

由于来这里的游客太多,附近的交通被严重影响,这也让当地的人们苦不堪言。

最后只能制定了规矩,那就是港珠澳大桥不能随便过,车主必须要相关的车牌号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很多不知道这个规定的车主在来到港珠澳大桥后只能掉头回去,心中一定苦闷。

想要拿到港珠澳大桥的“通行证”,您的车必须有两个车牌号,一个是您所在地区的车牌号,另一个必须是港澳台的车牌号。

只有同时拥有这两个车牌号的人,才能进入港珠澳大桥。

这一规定就能把很多人限制在外,自己地区的车牌号容易拿到,可港澳台的车牌号可不是谁都能拿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不是住在港澳台当地的,没有财富、权势和地位的人一般是拿不到港澳台车牌号的。

所以,这一限制就让很多人失去了自己去港澳台大桥观光的机会。

不过,他们可以乘坐当地专门的观光车去游玩,为了不影响交通,游客们大多数都是坐观光车看景的。

但是,坐在观光车上毕竟与自己开车不同,观光车是不会在大桥上停留太长时间的,防止给大桥通行带来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坐在观光车上的观赏体验会与自驾的观赏体验有很大差距。

还有一类人,他们既不乘坐观光车也没有满足条件的两个车牌号,他们也是自驾进入大桥的,但过程却更加复杂。

没有满足条件的车牌号却想开车进入大桥的话,就必须办理很多手续。

您得提前上交申请,再办理相关的批准证、许可证等证件,还要办理临时往来港澳的通行证,十分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如此,也有很多人为了自己的观赏体验办理这些证件,完成自驾进入港珠澳大桥的梦想。

港珠澳大桥虽然是为了方便通行才建立的,但交通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这种限制能有效改善当地交通堵塞的情况,也是对人们安全的一个保障。

除了入桥有限制之外,港珠澳大桥的往来车辆都是需要交通行费用的。

桥上设立了两种车道,一个是人工收费通道,一个是电子不停车收费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座大桥大概设立了20个收费站,人们可以使用电子支付或者现金支付通行。

不得不说,上桥通行还是很方便的,但车主一定要记得“入桥随俗”,当地的交通规则是与中国内地的交通规则有区别的。

最显著的一个区别就是,港澳的车辆采用的是左侧行驶,可中国在1946年开始,就已经施行右侧行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进入到港澳地段的车辆一定要注意这一区别,车主要改掉平时的习惯,遵循当地的规则靠左行驶。

否则,就会触犯当地的交通规则从而受到处罚,走错车道会面临扣分罚款等问题,给自己带来麻烦。

可以发现,想要进入港珠澳大桥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必须得了解相关的规则和当地的交通规定。

谁都不想出门惹一身麻烦,不少车主在进入港珠澳大桥前没有做好攻略,所以最后只能选择掉头离开也就不奇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背景

港珠澳大桥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其实在建成这座大桥之前,原本的计划是将淇澳岛、香港新界以及澳门内伶仃岛这三个地方连接起来,目的地是珠海金鼎。

可在经过多方讨论以后,最终人们才决定建造这样一个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大桥。

为什么当时人们会产生建造海上大桥的想法呢?这就要提到此前的亚洲金融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的香港在经历金融危机以后,迫切的需要一个新机会来增长当地的经济,可当时与外地的交通并不便利,尤其是珠海。

所以,一个便捷交通通道的建设计划就这样出现了。

港珠澳大桥也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大桥的建设让珠海到澳门的车程从3个小时变成了30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大桥促进了多地经济发展,自然而然被人们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

迄今为止,港珠澳大桥的珠海口岸一直是唯一一条通往香港、珠海、澳门三个地区的道路,实行着24小时的通关政策。

在管理方面,只有珠海口岸是由内地政府管理的,而澳门口岸和香港口岸都是由各自政府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座大桥震惊了全世界,也证明了中国优秀的工程技术。

一座桥梁的建成,让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距离得以拉进,三个地区的经济得到带动,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可是,在进入港珠澳大桥前必须满足一定条件。

因此在进入之前一定要查资料进行了解,否则可能会出现“到了门口进不去屋”的情况。

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少车主虽头疼,但却只能掉头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