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行进中国”调研行

品牌福建|在泉州逛夜市,“好city呀”

人民网“行进中国”福建调研采访团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福建泉州的西街夜市人声鼎沸。

“小妹,来一份炸醋肉吧!”在热情的吆喝中,一位女游客有些不好意思:“额,我实在吃不下了,能让我拍拍这些小吃吗?”

“尽管拍!你们来泉州,我们就很高兴噢!来,拿一块尝尝,不收钱!”老板娘熟稔地招呼着。

漫步西街,簪花的摩登女郎擦肩而过,古朴的东西塔交相辉映,小店里传出的南音“唤醒”厚重的历史,与鲜活的当下同频共振。

泉州西街夜市的小吃琳琅满目,令人垂涎欲滴。人民网 叶青卿摄、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泉州西街夜市的小吃琳琅满目,令人垂涎欲滴。人民网 叶青卿摄、焦

姜母鸭、面线糊、肉粽、蚵仔煎、土笋冻......这些专属于“闽C”的地道风味织就了一场从舌尖到心间的味觉盛宴。

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和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向海而兴,开放包容,曾开辟了“涨海声中万国商”“梯航万国”的经贸盛景。

三年前,“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通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评审,成为我国第56处世界遗产。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有世界级“非遗”名录4项、国家级“非遗”名录34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是国内唯一拥有联合国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

“世遗热”激发“文旅热”、澎湃“夜经济”。2023年,泉州市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达1002.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9%。

非节假日的夜晚,泉州西街依然游人如织。人民网记者 兰志飞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节假日的夜晚,泉州西街依然游人如织。人民网记者 兰志飞摄

如今,“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已成为泉州的城市文旅品牌。这个历久弥新的闽南小城正在努力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全国最具烟火气旅游城市”“世界海丝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迎八方客,待四海宾——“泉州,好city呀!”(余尤宜、刘阳、叶青卿、杨灏昱、郑扬凌、李昌乾、兰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