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可见绿、出门即见景、转角遇见美……漫步在湘桥的村居小巷,百树园、百花园、百果园、百草园星罗棋布,点缀在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瓜果飘香,处处皆是绿美乡村的幸福图景。近年来,湘桥区紧紧围绕“四个一百”绿化目标,以“绣花功夫”不断做深做实绿美湘桥文章,突出一村一韵、一地一景,点、线、面结合打造绿美精品景观,不断把绿美生态优势转化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优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绿美生态建设的湘桥答卷。

党建引领,厚植高质量发展绿美生态底色

在官塘镇顶乡村,有着“凌波仙子”美称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雉拖着长长的金黄深褐色及白色的尾羽在村内的池塘上行走、觅食,姿态翩翩,步履轻盈,与池塘岸边的青草、绿树构成了一道美丽乡村的靓丽风景线。近年来,顶乡村“两委”围绕“四个一百”绿化目标,将乡村绿化工作和“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创文创卫、“三清三拆三整治”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利用村内的边角地、“三清三拆三整治”清理出来的闲置空地等,因地制宜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定点定位“见缝插绿”,打造百树园、百草园、百花园、古树公园,将一块块“闲置地”转变成“微景点”,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打造亲近自然、涵养生态、服务生活的绿色生态,也为水雉等鸟类的栖息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有效保护和丰富生物的多样性,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目标,不断筑牢高质量发展绿色生态屏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顶乡村的美丽蝶变是官塘镇全域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的生动实践,官塘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注重发挥党委统筹抓总作用,积极推动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乡贤支持”的绿美乡村建设工作机制,成立党员增绿植绿护绿队伍,立足各村“四个一百”摸查情况科学制定绿化计划,查漏补缺补充树种,并充分调动党员、干部、企业、乡贤、群众力量参与乡村绿化活动,打造“青年林”“巾帼林”“初心林”“企业林”等成片绿地,不断凝聚乡村绿美强大合力。同时,官塘镇充分发挥市、区两级力量与村党组织联建共建效能,市、区两级机关单位党员干部下沉指导参与官塘典型村春季植树、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为绿美官塘生态建设注入“红色动力”。

规划先行,串珠成链扮靓绿美乡村

“今年来,这里的绿化等各个方面都在变好,环境很好,空气也很好,晚上来玩的游客也非常多,作为这里的村民,我们非常满意!”提起村里环境的变化,凤新街道高厝塘村村民许阿姨连连点赞。高厝塘村坐落在青山碧水之间,踏入村庄,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整洁干净的宽阔村道,房前屋后绿树环绕、繁花似锦,湿地公园湖水悠悠、绿草如茵,公园旁的百草园、百花园里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种大小不一的花草盆栽,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这些都是高厝塘村着力推进绿美生态建设、改善村容村貌的成果。这些绿美成果也在“高厝塘村绿美乡村总体规划图”中被清晰地标注出来。自吹响乡村绿美生态建设“集结号”以来,高厝塘村坚持规划先行,村“两委”干部、村民联动“摸排逐绿”,重点对村内的“公园”“四旁”“五边”等开展深度摸底调研,全面摸清村内适合绿化种植的区域,并绘制百树图、百花图、百果图、百草图,通过挂图作战、靶向发力,全面提升乡村绿化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串珠成链推进高厝塘村山、水、城绿起来、美起来,让村民开门见绿、推窗见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村一规划,一村一图纸。在推进乡村绿美生态建设和“四个一百”打造中,磷溪镇塔后村则通过深入现场摸排、召开工作例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等方式,由村“两委”干部、村民、乡贤等共同商讨制定乡村绿化工作计划,并结合村民中果农较多、村民喜爱多肉植物和种养花卉的特点,摸清“在哪种树(花)”、谋实“种什么树(花)”、明确“种多少树(花)”,用“小规划”绘出“大蓝图”,让百树园、百花园、百果园、百草园等空间绿化的打造与村民需求互相匹配,不断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群策群力,同心共绘绿美生态新画卷

走进铁铺镇桂林村文化公园,一个绿意盎然、自然和谐、功能多样的开放空间展现在眼前,园内绿植郁郁葱葱,满枝鲜花随风摇曳,新铺装的路面平整亮丽,增设的凉亭满足村民休闲纳凉的需求。文化公园是桂林村推进“四个一百”打造的缩影,桂林村结合百姓所需所盼和乡村历史文化背景,积极拓展乡村绿色空间,在文化公园、村道两侧等区域种植红枫树、中国红樱花、金丝楠木等植物并引进丹桂、银桂、金桂、四季桂、沉香桂等多个桂花品种,在增加景观效果的同时丰富乡村绿化品种,着力打造桂花飘香的“桂花乡”,也让桂林村有了更多“抬眼见绿、漫步入绿”的游憩休闲空间,以生态美绘就幸福生活底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进一步让群众共建共享绿美生态建设成果?桂林村将精心绘制的百树图、百花图、百果图、百草图在村公示栏予以公示公开,清晰直观地为村民游客展现各类植物的品种和名称及其在村内种植的位置,让大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和生态价值,不断增强对绿美生态建设的认识和保护环境意识。同时,桂林村“两委”大力践行“绿色、共享”发展理念,引导群众积极探索“美丽庭院”发展模式,按照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果则果、宜草则草的要求,在自家院内、门前、屋后及路旁等闲置空地栽种花草,以“小美”庭院扮靓“大美”乡村,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四个一百”打造的积极性,让群众在乡村绿化共建共享中更有参与感和获得感。

青少年是绿美生态建设的受益者和传承人,厚植绿美之种,校园建设至关重要。在课间走进磷溪镇溪口四村小学,学生们正三五成群地围聚在“百草园”中,忙着为自己动手栽种的小盆栽浇水、施肥、修剪。磷溪镇溪口四村小学把绿美理念融入学生美育、劳动教育中,在校园的空地和边角地打造“校园版”的百草园等劳动园地和实践基地,鼓励学生争当“小小绿化师”和“小小农艺师”,让学生承担起照料绿色生命的责任,引导他们植树增荫、育花增美,把“绿”栽满校园,让“美”浸润心田。

一村一舍皆风景,绿美乡村入画来。如今,湘桥乡间的百花园内百花竞开、蝴蝶翩翩,百草园中绿草如茵、万物生长,百树园里绿树成荫、生机勃勃,百果园中瓜果飘香、硕果累累,一幅幅小而精、绿而美的生态景观跃然眼前,乡村绿化美化的成效在此刻得以具象化。遍布全区的绿色风景,正实实在在地滋养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日益成为湘桥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