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随着疾病谱演变,如今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疾病变化趋势——老年病年轻化。从前我们认为在老年人身上发病率高的疾病,开始影响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

本系列报道将围绕“老年病年轻化”主题,带大家认识老年病是如何影响年轻人的,又该如何做好防护。

今天讲的是脑科中心与ICU(重症监护)的诊治故事。

浙江医院副院长、脑科中心学科带头人万曙教授表示,脑血管疾病有两种,一种是出血性卒中(血管破了,血流到脑组织中);一种是缺血性卒中(血管堵塞)。“以往,缺血性卒中在五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高发。现在,二三十岁的人都可能发生血管堵塞。这与当代年轻人不良生活习惯及应激状态密切相关。”

23岁大学生游戏打通关后突发中风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第一大死因

据《2019中国卒中年鉴》统计,中国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仍在上升,尤其是缺血性卒中。为什么年轻人也开始高发脑血管疾病了?万曙说,这与“三高”密切相关,也就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患者出现脑血管疾病的概率较高。

万曙提到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患者,23岁的大学生,在游戏厅熬夜打游戏,水喝得也少,沉醉在游戏中久坐不动,打通关了才发现嘴歪、讲话不灵活的病症表现,甚至半身无法动弹。朋友赶紧送他来急诊,发现是缺血性中风

“其实就是因为他的大脑处于一个应激状态,血压偏高、血管收缩,加之水喝少了导致血液浓缩,形成血栓。好在他身边有人,送医及时,经过治疗没有留下后遗症。如果没有及时送医,很可能留下明显的大脑功能损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致死、致残疾病中位列第一。值得引起重视的是,我国目前城乡居民第一大死因和第一大致残原因是脑血管疾病,比例上甚至超过心血管疾病。国家对此也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来提升对脑血管疾病诊治的效率与能力。

浙江医院在2018年专门成立了脑科中心,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以及神经介入科合并为一个中心,并将院内与脑卒中诊治相关的专科流程进行了充分整合和优化,打破了学科间壁垒,能够在第一时间高效救治脑卒中患者。浙江医院也是全省首家完全融合脑血管疾病相关专科的医院。

“我们之前接到一位50多岁从澳洲刚回国的患者,当时他正在和家人打视频电话,突然发现他讲话含糊了,家人感觉不对劲,马上联系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紧急叫了120去接患者,去的时候发现他已经半身不能动了。好在送来及时,我们快速进行了溶栓。后来发现溶栓效果不好,立即无缝衔接进行取栓。全过程只用了50多分钟。”

流感后高烧,依旧带病工作6天

30多岁小伙突发自身免疫性脑炎

“自身免疫性脑炎以前多发生在免疫力缺陷的病人或免疫力低下的病人,现在很多看似比较强壮的年轻人也很多发。”脑科中心副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刘小利主任医师提到,近些年神经系统疾病谱也出现年轻化趋势,癫痫、睡眠障碍、自身免疫性脑炎、面神经炎等疾病都开始年轻化。

“之前遇到一个从事IT行业的年轻小伙,送来时已经出现了严重幻觉:把电脑当成枕头,把同事当成怪兽,后来甚至衣服也不知道怎么穿、家人都不认得。做了检查发现是自身免疫性脑炎。”刘小利说。

为什么三十几岁的年轻小伙会突发自身免疫性脑炎?刘小利经过询问才发现,这个小伙在外出差一个月,已经连续熬了好几个大夜。在旅途劳累中又染上了流感,高烧了六天,其间依旧坚持工作。“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或继发病毒感染,如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中青年的免疫力大幅下降,会导致体内一些异常的抗体攻击到脑内的神经元、胶质细胞或外周神经的某些成分。如果攻击脑部,就会出现自身免疫性脑炎;如果攻击到外周神经,就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刘小利解释了这个患者的发病原因。

如何避免这些突发神经疾病?刘小利提醒年轻人一定要规律作息,不能熬夜,遵循睡眠节律,建议12点前入睡。适当运动也很重要。出现劳累或身体不适时,一定要多休息。感到劳累很可能是身体在发出警报:你的免疫机制已达到临界点,硬撑可能引起意料不到的后果。

女孩“特种兵式”旅游差点心脏停跳

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休养

浙江医院重症医学中心首席顾问严静教授提到,很多年轻人感冒了,觉得就是个小感染,不重视、不休息,忽视小感染也有转化为重症的可能

“我前几年遇到过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女孩,来杭州旅游度假,结果在旅途中不慎感冒了,后期还出现发烧、胸闷症状。但她觉得自己年轻,没什么大问题,继续出来游玩。结果在西湖景区,人直接倒下了。紧急送来我们医院,发现心跳只有20多次/分,面临骤停风险。”

好在送来还算及时,经过ECMO等紧急救治,这个女孩后来恢复得较好,也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一旦稍有延误,后果不堪设想。严静提醒,近年流行“特种兵式”旅游,年轻人在旅途中要注意身体的反应,不要节奏太快、强度太大。若出现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休养。病毒侵犯心脏很容易引发年轻人的重症心肌炎,出现较严重后果。千万要注意自身身体状况,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微小的病症表现。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吴双

通讯员 陈雨虹 郭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