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上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委统战部以及威海市工商联、科技局、商务局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介绍《2024年深入落实统一战线服务强省建设“五大行动”实施方案》有关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省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开展统一战线服务强省建设“五大行动”,引导统一战线成员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创新创造、壮大民企、双招双引、共同富裕,齐心协力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威海市积极作为,全面推进“五大行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相关做法得到省委统战部《山东统一战线》等刊发推广。

2024年,威海市持续将“五大行动”作为全市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主要载体。为全面提升“五大行动”质效,在总结经验、深入调研基础上,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研究起草了《2024年深入落实统一战线服务强省建设“五大行动”实施方案》,并征求了市直相关部门、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建议。经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于6月6日正式印发实施。

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明确了推进“五大行动”总体要求,即“五个坚持”,坚持服务全市中心大局,坚持“党建+统战”工作模式,坚持发挥党外人士主体作用,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坚持大抓落实工作导向,力戒形式主义。细化了5项重点任务15个方面51条具体工作措施。

深化建言献策行动方面,提出,建立建言献策全链条工作体系,建立“联合选题”、重点课题考察调研、成果转化落实等工作机制。搭建建言献策多元化平台,畅通《威海统战》直通车、“威海企业家日”“我为发展献一策”等渠道;推进校地统战联盟合作,探索成立“威海统一战线智库”。围绕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大抓经济20条、大抓基层20条等方面,推动党外人士积极建言献策,提升成果转化率和建言献策实效。

深化创新创造行动方面,提出,建立完善党外人士融入创新创造工作机制,强化部门联动、科研成果转化等机制,引导党外科技工作者积极融入“1+4+N”创新体系,参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搭建多元化党外人士创新创造平台,建立完善党外知识分子实践基地、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基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实践创新基地等阵地。组织举办各类创新创造活动,承办第八届山东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深化“百名专家教授联百企”活动,推动专家教授与企业结对不少于50个,共同破解技术难题。

深化壮大民企行动方面,提出,培育壮大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深入开展新阶层助力企业合规服务工作,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大力推进法治民企、诚信民企、清廉民企“三个民企”一体建设。助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完善政企沟通协商机制,及时倾听声音、回应诉求;实施企业家“青蓝偕行”工程,开设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新生代企业家创新能力等培训班,促进青年企业家健康成长。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打造“亲清助企”工作品牌,深化“工商联+N”工作机制,开展系列面对面活动,定期评估民营经济政策效果。

深化“双招双引”行动方面,提出,建立统一战线服务“双招双引”长效机制,推动平台联建、活动联办、渠道联拓。搭建“双招双引”工作平台,推动建立异地威海商会联盟,有效发挥商会“双招双引联络站”作用;搭建对港合作交流新平台,推动与香港在第三方检测、海事服务、品牌培育等方面合作。组织开展“双招双引”活动,积极开展“鲁商回家乡”活动,引导服务省外鲁商、威商回乡投资兴业;组织开展海外专家行、留学人员威海行、海归直通车等活动,深入推进凝侨惠侨工作,深入开展港澳千人山东行活动,实施“海归英才汇聚计划”,开展“智汇威海”海外引才行动,推动更多项目、人才汇聚威海。

深化共同富裕行动方面,提出,建立健全统一战线助力共同富裕长效机制,引导党外人士、统战成员参与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12个专项行动,助力落实系列惠民举措。提升共同富裕活动品牌,推进民主党派助力乡村振兴、“万企兴万村”、知联乡村行、新阶层服务乡村振兴、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等行动,扩大覆盖面,提升实效性。助力加强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推进产业合作、爱心捐赠、企业助学等帮扶措施,引导企业参与“道中华·鲁企边疆行”等活动。

组织实施

为确保《实施方案》落实落地、五大行动提质增效,今后,威海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着力健全推进体系,组织各相关部门、各区市、各民主党派、各统战团体结合各自优势,协同推进、共同发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着力强化推进力度,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及时掌握推进情况,有效破解存在问题,全程闭环管理,务求取得实效。着力强化示范引领,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统战成员参与积极性,共同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威海市工商联是如何支持和促进民营企业家参与建言献策行动的?

提高站位,服务大局。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家学习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把好参政议政“总开关”。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组织收看两会精神专题解读。利用执委会召开之机,邀请专家解读政策,在威海市工商联十二届三次执委会议上,围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作题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的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企业家的思想认识。

科学选题,明确重点。参政议政工作成效,往往体现在高质量的议政建言信息之中。威海市工商联每年组织参政议政专题会议统一部署研究,帮助民营企业家找准方向,明确重点,进一步调动建言献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年初组织专家智库座谈会,并赴市委党校和山大(威海)与专家们进行深入探讨,围绕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品牌化战略、营商环境、法治环境、发展信心指数、旅游升级等内容确定了重点调研方向。同时,通过开展调研选题征集工作,进一步补充选题后备库资源,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提供了方向,进一步提高了议政建言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合力推进,深入调研。在原有参政议政专委会、市政协工商联界别基础上,邀请18位哈工大(威海)、山大(威海)、市委党校等经济领域专家成立智库,打造了市工商联参政议政“三支队伍”,进一步充实了信息员队伍。每年邀请专家围绕提升撰写能力和水平组织培训,今年的活动正在推进中。同时,注重发挥“新威商·界别同心汇”作用,由界别委员带头界别群众共同参与,通过组织专题调研活动达到凝聚共识的目的,助力形成精品报告。近期,围绕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选题,组织界别委员、相关专家和民营企业家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走访了威海重点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并组织座谈交流,通过思维碰撞,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形成了1篇调研报告。今年以来,通过省联社情民意信息系统已累计报送信息18条,其中,被全国工商联采用1条,全国政协单篇采用1条。

★在服务壮大民企行动方面,威海市工商联采取哪些具体的举措?

培育壮大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引导民营企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组织做好山东省民营企业100强、山东省民营企业创新100强推荐工作,目前已有31家企业参加申报。组织骨干企业赴江浙沪等地观摩学习新质经济、数字经济发展先进经验,拓展视野,提升对新模式、新业态、新市场、新趋势的把握能力和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举办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缓解企业用工需求。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行动,助力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民营企业参加国际市场开拓计划,有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组织威海企业参加了全省民营企业“走出去”企业合规专题培训。

助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聚焦青年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开展“后浪奔涌青企赋能”行动,从理想信念教育增智赋能、以培促学以学促效赋能、靠前精准服务赋能、聚势宣传赋能四方面入手,搭建年轻一代企业家成长提高、交流合作平台。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大对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宣传力度,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引导企业家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深化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建设,不断优化“两个健康”环境,推动落实政商交往负面清单和清廉民企建设指导清单,推进法治民企、诚信民企、清廉民企“三个民企”一体建设。协同职能部门不断完善政企沟通形式、畅通沟通渠道,推动落实民营企业和商会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工作机制,常态化通过商会、执委等收集民营企业意见建议。开展“送政策、访实情、强信心、促发展”全市民营企业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组建政策信息、金融信贷、人才用工、法律维权、税务税收、合法合规、知识产权、信用维护等方面高质量发展服务队,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深化“工商联+N”工作机制,发挥“司法部门+工商联+商会+企业”协作优势,常态化开展“法企”“警企”“检企”面对面活动,畅通司法机关与民营企业沟通渠道,提升商会调解效能,协同做好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工作。

★如何发挥党外人士智慧才能,积极参与到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育等,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在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上,党外人士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创新能力水平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名列第35位,较上年前进2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全省第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72.65%,全省第1,高出全省21.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达67%,全省第2,高出全省13.7个百分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689家,全省第6;高新技术企业达到近1700家,全省第7。科技创新活跃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56%,全省第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占比达57.16%,全省第3;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134.63人年,全省第5。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数量持续保持全省前列。

下步,威海市科技局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大抓经济”的鲜明导向,以落实服务强省建设“五大行动”为契机,聚焦传统产业蝶变升级、新兴产业裂变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发挥党外人士优势作用,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创新驱动战略,为加快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贡献智慧力量。积极为广大党外人士在科技创新中作用发挥提供平台和载体,发挥其专业优势,推动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高端平台打造、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人才引育等重点工作上取得创新突破;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中的科技领军企业,围绕全市八大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薄弱环节,着力推动相关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取得实质性进展,引导民营企业立足各自特色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上下游协调互动、循环畅通;让科技创新政策尽可能惠及更多的民营企业,引导党外科技人才积极投身未来制造、未来材料、未来能源等领域,着力突破前沿关键核心技术,探索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路径,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威海市商务局今年在搭建平台载体,汇聚统战资源,推进高质量“双招双引”方面都采取哪些举措?

统战成员具有智力密集、联系广泛、渠道畅通的独特优势,是推动“双招双引”工作的重要力量。今年,为了更好地发挥统战优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深化“双招双引”行动,重点采取了以下举措:

打好“广泛联系”牌,构建“统战+招商”工作格局。依托市政府驻境内外经贸、商务代表处,会同驻在地华人华侨商会、异地威海商会等机构,打造“双招双引”统一战线工作平台,加强同韩国、日本、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地区以及国内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的海外侨商华商、威海籍企业家、高层次人才等党外人士的对接联系,通过定期上门拜访、召开座谈会、举办专题推介会等形式,加强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协同配合,形成推动“双招双引”的强大合力。发挥好威海“城市合伙人”机制作用,推荐吸纳一批社会号召力强、人脉渠道广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商协会负责人、侨商华商等各界精英人士成为威海“城市合伙人”,鼓励和支持他们投身威海招商引资工作中,利用自身人脉资源,多层次、多形式宣传推介威海,吸引更多的项目在威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打好“内外联动”牌,提升双招双引工作效能。对内坚持“请进来”以诚招商,大力邀请海外机构、华人商会、域外博士专家团等来威考察,积极推介威海产业发展新成果和招才引智新政策,吸引归国留学人员和海内外各界优秀人才到威海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对外坚持“走出去”精准招商,高水平组织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威海活动、港澳山东周、新加坡山东周等经贸活动,引导华人华侨、海归人才、港澳台同胞等统战人士参与,积极围绕产业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深化合作交流,广泛挖掘“双招双引”信息,持续壮大威海经贸合作“朋友圈”。

打好“精准服务”牌,营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绘制主导产业招商图谱,明确需要协助联引的目标和方向,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精准性。做优招商“服务大使”品牌,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全程式、跟踪式、保姆式服务。落实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机制,组织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用足用好市协调处理外来投资企业投诉联席会议机制,千方百计为外来投资者排忧解难,切实保护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李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