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文聊了一下目前的租房,从这个毕业季的租房,推理了一下产业环境,整体看情况不好,毕业生没有在毕业季出来租房。所以这个文就聊一下石家庄是不是还有可能飞蝗腾达。

分两个方面,产业的根基和石家庄本地情况。

1。产业的根基

石家庄这几年一直都是外迁,工矿企业外迁,连大学都外迁了,腾出城市中心的位置盖小区,结果就是没有了产业,买房需求也急剧下跌,房子卖不掉。当然房屋供过于求的情况也不是只有石家庄有,比如郑州比如很多地方都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然第一个想的就是引入产业。引入产业这种事情其实每个地区都发生过,说白了就是招商引资。但是一个地方招商引资靠的是什么呢,通常来说,进入到一个相对来说落后地区的产业,会因为廉价劳动力、成熟产业链,以及良好的研发或者人才供给,那么对于石家庄呢,其实根本就是——廉价劳动力。

其实说石家庄劳动力廉价这个事不丢人,就连中国,最开始也是从世界工厂开始起步的。问题是廉价劳动力之后可以出现稳定的产业发展,这才是重点。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先是有廉价劳动力和地方政策支持,再是有稳定的研发能力和人才供给,保证能够实现产业发展,但是对于石家庄来说呢,第二个条件不太具备。之前我说过,药厂之所以在石家庄有很深的根基,是因为石家庄有几个能够持续输出制药相关领域人才的大学,有人觉得不重要,或者有人觉得大学生水平就那样,但是对于产业来说,大学生可能算不上人才,但是算得上专业。一个企业从研发一直到生产营销,人才的构成是一个连续的,不会出现两极分化。当然药业会从外地引入人才,这是必然的,但同时本地的大学生也不能忽视。但是之后石家庄引入的产业,整体看都没有人才支持。当然这个论点也就是个人想法。

2。石家庄的产业

目前的石家庄是一个空心的城市,以前的一些产业,基本都是不涉及生产的,都是流转产业,比如说五金批发或者电动车批发。小企业或者个体居多,成熟产业就是药业和钢铁,已经迁到了该去的地方。

跟下来的石家庄会如何呢,之前有个网友说,产业的形成,不是把低端产业赶走,高端就会来,人才也是一样,不是把农民工赶走,博士就会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产业的发展和企业文化有点像,就是只能培养和引导,不能改变,移植也困难。当然这不是说绝对不可以,而是难度很大。说白了,最好的方案其实是因势利导。

我其实能理解石家庄想要的产业,信息产业,服务业,没有污染,也不会被北京诟病,附加值高,劳动密集型…优点挺多的,但是实际情况总不是很完美。当我们把钢厂焦化厂药厂甚至于大学迁出石家庄以后,新的产业并没有因此到来。

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新的产业形成,只不过并不乐观。因为廉价的劳动力,有一些产业把呼叫中心放到了石家庄,也就是电话营销。还有一些具有诈骗性质的公司,星罗棋布的出现在大大小小的写字楼里。

这算是好事还是坏事?

然后说未来,石家庄还有哪些能做的事。

现在,如果你在石家庄求职,遇到的最多的应该就是电话营销,就连跑业务也少了,但总体来说都还是营销。有没有感觉石家庄有点像印度,最开始美国因为廉价劳动力把呼叫中心放到印度,然后印度形成了成熟的呼叫产业,再然后出现了诈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石家庄,其实什么都没有。药业和钢铁产业的壁垒比较高。继续发展这两个产业并不是不可以。放下钢铁不说,因为钢铁之所以石家庄幸存,不是因为强,而是因为国家政策决定幸存,至于药业,在东边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环境,从研发到化工到环境其实都有,而且石家庄本地的人才产出也跟得上。如果沿着这条路线发展,有机会。但是,前提是北京不要再无理取闹了,动不动就拿着污染说事,你的沙尘暴来自蒙古,你的空气质量问题来自人口,和河北吃不吃油炸糕关系不大。

而如果想要发展其他产业,不能说不可能,应该说难。我随便说一个。

如果因势利导,那么现在最值得关注的应该是营销,在石家庄,营销是一个概率问题,秉承的态度是,打一百个电话,成交一个,就够了。但实际上,如果营销也是一个产业,它理所当然的也应当能够实现产业的升级,我们要做的不是多雇10个人,每天打电话的数量增加一千,而是要研究如何营销,才能让一百个电话成交两个。

营销是一个产业,同样也可以发展。石家庄做过 很多尝试,在淘宝盛行的时候有一些电商展,也有本地一些特产走出来,发展了营销,也可以带动更多的边边角角的产业实现发展。

看着可行,只是不可能!

因为这是一个被政策所驱动的城市,发展产业可以,但是要能看得到的那种。比如引入了华为的一个生产厂,或者让一个研发中心落户,都可以,但是推动营销产业发展,不可以!。

能看到这两个方面的区别么。前者是能看得到的,而后者,则需要积年累月的努力,效果自然是有的,但是总不如盖一个楼,或者修一段路,或者引入一个全国多少强企业那样轰轰烈烈。

所以石家庄有机会出头么,有啊,所以石家庄能出头么,没什么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