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俄罗斯突然发布紧急预警,其远东某一地区的核辐射值突然飙升。

而该地区距离我国只有五公里,和我们黑龙江省的抚远市十分临近。

一时间人心惶惶,大家都知道,核泄漏的危险,核辐射也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

并且这种辐射看不见摸不着,身体难以察觉,更是让人惴惴不安。

不少黑龙江网友表示,每天担惊受怕,如果长期处于核辐射中,不仅会诱发各种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失去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不安中生活了几日,后续终于来了。

4月10日,国家核安全局发布公告,黑龙江省的大气辐射监测结果一切正常,所以俄罗斯的核辐射源并没有对我国造成影响。

并且已经查明,此次核泄漏的主要放射源为铯137。

为什么核辐射会让人闻风色变?放射源铯137会对人体造成哪些伤害?对于这次的核泄漏事件,后续处理又是怎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可怕的核辐射

有人这样比喻核辐射,核辐射就像是一个里面装满危险物质的瓶子破了,危险物质迅速流出。

这些危险物质进入了我们所生活的空气,水和土壤里,影响着整个地球的生命。

这样的比喻十分恰当,核辐射的放射源会滞留到空气中,随着这些气体通过呼吸进入到我们的身体里。会在我们的体内堆积,对器官造成严重的伤害。

核辐射污染水源以后,这些水源会掺杂进我们的饮食中。同样,放射源聚集在我们的体内,对身体造成巨大的损伤。

更糟糕的是核辐射物质如果进入到土壤中,会让植物难以生存,对环境造成巨大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人类历史上就曾发生过一些核泄漏事故,例如我们熟知的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向日本的长崎和广岛投掷了两枚原子弹。

原子弹爆炸之地,数十年来寸草不生,并且已经成为了无人区,这种情况不知道还要维持多久。

据说当时居住在那里的人,因为这些放射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疾病。

不仅脱发畸变、精神崩溃,而且寿命不长,最终都在痛苦中被病魔夺走了生命。

除了这一事故外,最严重的当属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事故发生在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大量的放射物泄漏到大气中。

据专家统计,这次的放射物总量是广岛原子弹爆炸时的400倍以上。

事故发生以后,前苏联政府动员了几十万人力进行清理和救助工作,但因为操作不当,导致数千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辐射损伤。

这之中有上百人死亡,数千人患上了严重的癌症和各种病症,与上文提到的相同,该事发地水源污染动物死亡,长时间寸草不生。

还有一例严重的核泄漏事故是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里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原因是部分堆芯熔毁,导致大量的放射物泄漏。

好在这次事故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对核电站周围的环境以及公众心理造成了巨大影响。

许多美国民众难以相信自己的健康不会受损,美国政府也迅速采取了管理措施和调查,但是依旧让人后怕。

有许多人认为,既然放射物质如此有害,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建立核电站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因为核能是一种十分高效清洁的能源,虽然存在着潜在的危害和风险,但是这些都可以经过严格的安全管理和保障措施来避免的。

所以国家不可能停止建立核电站,而且核武器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有着重要安全保障的军备,所以只能在核电站安全方面多加努力。

二、放射源铯137

这一次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核泄漏主要放射源是铯137,这种放射性物质的应用范围较广。

首先,铯137可以用于制作工业伽玛放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伽马放射源主要是用于密度测量,厚度测量,核辐射称重,卷烟密度测量,测井煤炭勘探开发等领域。

在这些需要精密测量的领域中,铯137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除此以外,铯137还可以用于制造同位素电池和同位素热源等等。

对于节约能源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工业用途以外,铯137还被广泛用于医学领域。

例如含有铯的注射液可以用于心电扫描,还能够辅助诊断心肌梗死及其病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射液氯化铯应用就比较广泛。

另外,在诊断甲状腺肿瘤及癌症治疗过程中,铯137也发挥了作用。

但是不能光看好的一面,铯137也有许多潜在风险。

如果铯137泄漏到环境中,会对人体造成外照射,这种辐射可能会对身体产生持久的伤害。

铯137的半衰期约为30.17年,衰变过程中会释放伽马射线。

这种射线能够穿透人体组织并造成电离,从而对人体细胞和组织造成损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接触低剂量的铯137辐射可能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而高剂量的辐射暴露则可能导致急性病症,如恶心、呕吐、腹泻、出血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所以俄罗斯民众对于此次核电站泄漏事故十分担忧,这些担忧也确有道理。

如果长期接触铯137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辐射是肉眼看不到的,只有通过持续的科学检测才能够检验出来,所以俄罗斯民众也十分惶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后续处理

前面我们提到了此次核泄漏的地点,距离我国十分相近,只有五公里。

但是我国的国家核安全局动作迅速,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也进行了核辐射环境自动监测。

其结果显示出各项指标处于正常状态,说明该放射物质暂时并没有对我国造成任何影响,所以大家不必过分担心。

铯137并不是在这次核泄漏事故中初次崭露头角。

早在上个世纪末,巴西就曾发生过一次由铯137主导的核泄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故事听起来让人又气又笑,事故的起因是有小偷溜进了废弃医院,将废旧器材和零件偷出卖给废品回收站。

废品回收站老板在零件中发现了发着幽蓝光芒的铯137。

面对如此精致美丽的东西,废品回收站老板不知所以,但是非常喜欢,还将部分铯137赠送给了别人,这也导致核泄漏的范围更加广泛。

直到后来,所有接触过这个蓝色物体的人都得了病,跑去医院就医,大家才发现,核物质已经扩散了12天之久。

而那两个小偷已经皮肤溃烂,还有一名失去了手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国也有一起类似的案件,一名工人在路上捡到了链状的白色金属物质,随手揣进了裤兜。

自从捡到了这条金属链条,他就开始身体虚弱,甚至呕吐。后来经过调查,他捡到的是铱192放射源。

之所以掉落在路上,是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导致放射物掉落遗留在了现场。

最后,这名工人的双腿和左小臂以及右手四个指关节全部被截去,不幸中的万幸是发现的早,侥幸捡回了一条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方面并没有透露这起事故的具体原因,只表示会加强未来的监督管理工作。

但是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该核电站附近恰巧有旧金属回收站,也有网友大胆猜测此次核泄漏事故与上面两起事故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能也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粗心遗漏导致核放射源脱落,被旧金属回收站减去从而扩大了传播范围,但是这一说法如今也只是猜测。

如今,俄罗斯方表示,铯137的放射源已回收,因为外壳并未破损,所以里面的放射性物质并没有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造成的危害不大,希望民众能够放心。

4月9日,该地区的辐射值已经接近正常状态,没有发现异常情况。此地在4月10日,解除了紧急状态。

这件事情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一旦我们疑似遭遇到核泄漏危机,首先要保持理智。

确保自己信息来源的真实,切莫听信谣言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其次,要时刻关注官方部门的准确信息,按照官方提示来进行下一步动作,而不要盲目地听信谣言或者无谓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如果在路上遇到不知名金属,千万不要捡,避免潜在的危险。

如果未来我们的身边发生了核泄漏事故,一定要听从国家的安排和指引。

怎样避险,如何撤离,都要听从指挥,并且要时刻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与放射源物质直接接触。

结语

希望俄罗斯未来能够加强对核电站的安全管理工作,并且其他各国也应该以此为鉴,加强本国核电站的监测和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从事核相关工作的人员也要细心在运送和物资的过程中,要时刻检查,不要粗心大意,给其他人和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核泄漏是一件很严肃而且危险的事情,大家有着敏锐的防范意识是正确的。

如果再有类似事故发生,也要保持警觉,好在此次事故没有威胁到我国大陆,也希望各国都能够加强监管,让核泄漏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