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近日,温州公安捣毁一个电信网络诈骗流窜“跑分洗钱”犯罪团伙。这一团伙通过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账户,为网络赌博、电信网络诈骗等非法活动提供资金转移的渠道。
5月18日,温州市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提供线索称,发现3名可疑人员在温州某珠宝店大额购买黄金。当店员按照温州市反诈中心要求准备登记购买人身份证和购买用途时,3人立即放弃购买并迅速离开。这一异常举动引起店员怀疑,并将情况告知温州警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图片
掌握线索后,温州市县两级公安机关通过视频研判锁定嫌疑人身份,经过缜密侦查,迅速掌握“跑分洗钱”团伙的犯罪动向。5月20日,温州公安先后抓获8名电诈“跑分洗钱”犯罪嫌疑人,查获涉案手机10余部,银行卡5张,POS机3台,黑色大众轿车1辆,现金29700元。涉案资金99万余元已被成功冻结,目前已联系全国8位相关案件受害人,择期安排资金统一返还。
经审讯,警方发现,整个团伙由境外上家Alex通过“某机”软件远程操控,各环节人员均按照指示从外省来温州“跑分洗钱”,互不相识。团伙成员分工明确,林某及张某大、张某小主要负责跑分转账、购物套现;赵某则是作为“卡农”,负责提供银行卡来流转涉案资金;其余陈某等四人为监督看守人员,两两一组分别看守林某、赵某等人,防止其“跑路”。
境外上家Alex对赵某等人制定了明确的奖励机制,赵某提供银行卡,每成功转账1万元流水,可获利200-300元,介绍其他“卡农”成功转账,还可额外获得奖励。
此次行动的成功,得益于温州市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提供的重要线索。
早在2023年9月,温州市反诈中心就已联合温州市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做好珠宝玉石行业的反诈工作。要求各商家门店妥善保管收付款二维码,以防诈骗分子拍下用于违法犯罪行动,并建立黄金珠宝买卖实名制度,以多维度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这一举措在本案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也为广大贵重金属、大宗物品经营者提供了重要的安全警示。
警方提醒
购买高价商品作为“洗钱”手段已成为诈骗分子的常用伎俩。广大商家遇到顾客购买大量贵重商品时,要审验购买人的银行卡与其本人身份证是否一致,并留意交易过程中的细节,谨慎提供银行账户接受购买人以外的第三方转账汇款。广大市民也应警惕代购黄金、珠宝等非法交易圈套,切勿因蝇头小利而成为诈骗分子“洗钱”的帮凶。
此外,保护好身份证号、各类资金账号等个人信息至关重要。切勿随意出租、出借、出售个人银行卡、电话卡以及微信、支付宝等重要账号和信息,以免陷入“跑分”陷阱。
来源:“平安时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