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人们对河北邯郸初中生被三名同学残忍杀害并且掩埋的事件高度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残暴的手段几乎只存在于虚拟的影视中,然而却在现实中发生了。

这种滔天大罪无不让众人无比愤慨。

然而有未成年保护法在前,网友们高喊的“杀人偿命”也仿佛没有什么力度。

有人认为,那几名如同恶魔一般的初中生的家长,想必就是预料到这一点,所以才有恃无恐。

但作为犯罪心理学专家的李玫瑾教授提出的疑问与建议,却不得不让这些“生儿不教”的家长也都心慌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初中生被害前因后果

3月10日,这三个凶狠残忍的、所谓的“孩子”,将被害学生带到蔬菜大棚内。

并将被害学生的手机强行夺走,又将其手机里边儿的钱全部转了出来。

但他们做了这一系列的措施之后,又害怕被害学生会将他们所做的恶行给透露出去。

于是他们做出了一个残暴至极的决定,那就是让被害学生永远都不能开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能想到10多岁的孩子竟然会有着如此令人发指的可怕思想?

他们甚至在这种关头还能做好分工。

留下一个学生将被害学生给压制住,另外一个则是一个在附近进行严密的把风,防止被人发现,最后一个赶快回到家里拿到了铁铲。

简直就是恶魔在人间。

他们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被害学生杀害,甚至还将其面部整个破坏。

做完这一切以后,合伙将其掩埋了起来。

更加让人震惊的是,他们在做完这一切之后,竟然像没事儿人一样,又回归到他们日常的生活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学校,他们也没都没表现出任何异样。

甚至他们还提前对好了口供,一旦被害学生的家长或者是老师、警方找到他们的话,他们也都纷纷表示:被害学生是被一个陌生人带走了。

然而随着警方的深入调查,才将这3个恶魔的真面目给揭露了出来。

这个时候,他们也才不得不承认自己所犯下的杀人事实。

但谁又能想到他们杀人的真相,竟然只是为了那100多块钱而已!

因此就把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以极其残暴的手段杀害,而他们也被网友们怒斥为冷血动物,是真正的恶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这个初中生恶性事件被揭露出来之后,直接震惊了全国,让无数网友也都为之愤怒,社会各界也是对其进行了高度的关注。

无数网友纷纷表示:这3个初中生已经不能当作普通孩子对待,也不能任由未成年人保护法让他们逍遥法外,必须对他们进行重判。

甚至有网友愤慨的表示,自古以来,杀人偿命就是天经地义的,这3名嫌犯必然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就连央媒也都开始进行锐评,央广网指出,这3个初中生杀人毁尸的手段是非常残忍的,是极其令人发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且因为这些嫌犯的年龄实在很小,还是未成年人,就更加引发人们的关注。

这个事件必须给出一个公平公正的处理结果,给受害家属讨一个公道。

二、提议孩子父母同罪重罚

随着邯郸初中生事件的发酵,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其中。李玫瑾教授也是高度关注这件事情。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犯罪心理以及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预防的教授,李玫瑾也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教授,她在青少年心理研究以及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预防方面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她还开启了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的先河,可以说是我国心理画像第一人。

对于邯郸三少年的残暴行为,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她看来,这3个少年竟然在行凶的过程中没有过任何不忍或者是犹豫,这让人不得不怀疑。

这3个少年是在怎样的家庭中生长出来的,为何他们没有任何的人性?

而如果放任这样的人进入到社会之中,那么将会带来多么可怕的后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也提出,对于养出这样堪比恶魔的孩子的家庭,也是应该负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这话的确是很值得人们认同的,如果未成年人没有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

那么家长作为具有监护责任能力的对象,难道不应该去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吗?

由此李玫瑾教授提出了她自己的建议,对邯郸三少年的父母也应该按照同罪刑期进行重罚。

在这种情况下,这3名犯罪初中生父母终于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她看来,这些父母生而不教,没有约束好自己的子女,才导致这些孩子最终犯下如此大的罪行。

的确如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第一责任人,既然孩子犯了罪,那么父母肯定有推卸不掉的责任。

这3个行凶的中学生不可能是毫无预兆的,他们自然是习惯了一直横行霸道的,不管是他们的思想还是做法均会体现出来。

而他们的父母,肯定也都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怎样的人。

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面随意地去欺负别人,但却没有任何的干扰或者是管教,才会让他们的孩子更加肆无忌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个角度看,这3个初中生的父母完全是没有尽到他们应该对孩子的教育责任的。

而在出现事情的时候,他们反而会表现出严重的护犊子现象,这样就会更加纵容他们的孩子。

就像孩子小的时候,如果犯下的错误没有被及时进行纠正的话,孩子就会对这些错误或者是善恶的概念越发模糊,从而让他们的思想在成长过程中变得越发扭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不应让“未成年”成开脱之词

有不少网友对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了质疑,虽然从一定程度来说,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对少年儿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决不能保护那些犯有重罪的未成年人,他们就不应该设置入刑的门槛。

只要犯了罪,不管是什么年龄阶段的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

不应该让未成年人逃脱法律的制裁,而未成年人这个标签也绝对不是免死金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那些曾经犯过罪的人,在出狱之后再犯命案的几率还是相当之高,甚至可以说超过了80%。

由此可见一个有命案的人出狱,那么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将会是无法想象的。

所以大家普遍认为,未成年人当然是需要一定的立法进行保护的。

但是对于那些犯罪的人员,则应该进行严惩,而不是让“未成年”成为他们的逃脱之词。

其实早在多年之前,很多人就对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了异议,毕竟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越来越多。

只是,一直以来也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

而且各种迹象也都表明,未成年人保护的年龄应该进行缩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不少人表示:需要保护的未成年是绝大多数的,而那些真正犯下刑事,犯下罪恶的未成年人却是极少数,所以这个年龄就不应该缩小。

而且在他们看来,那些犯下罪行的未成年人,实际上只是他们的思想出现一定的误差,年龄太小导致的。

只要进行一定的教育,那么他们还是能够成长为一个正直的人的。

然而,现在的社会现实却已经非常不乐观了。

因为恶人更加年轻化甚至是低龄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得不让人们重视的社会现象。

甚至对社会文明也都构成了非常严重的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因为有着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所以许多未成年人就开始公然挑衅法律,公然钻法律的空子,变得肆无忌惮。

因为在他们看来,违法了也只是教育而已,是没有任何人进行约束的。

但有一些网友明确表示,宽容并不代表纵容

如果未成年人保护法变成了对未成年人罪犯的保护,那么这样的法律将会失去它原本的意义。

结语

如今河北邯郸初中生残忍杀害同学的事件依然在全网持续发酵,公众们都在等待一个合理、公正、公平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仅仅是给受害者家属讨回一个公道,也是给全网一个交代,每日关注,每一个人都在等待严惩凶手的最终判决。

孩子固然可恨,犯下令人发指的罪恶,但是他们的父母同样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不要以为生下孩子就完成了所谓的义务,教育与引导孩子的成长才是更加重要的。

未成年人保护法更不能沦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伞”,而是应该加倍指向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仅是靠着口头教育,并不能将一些未成年人的思想进行改造,他们甚至反而会变本加厉,犯下更加不可饶恕的罪行。

要知道,所谓的法律其实是无法改造人性的,法律只是对人性的黑暗进行约束,而刑法的目的其实就是惩罚。

而即便是未成年人犯罪,也应该对他们进行严惩。

只有在惩罚的基础上,才有资格再谈所谓的改造。否则,这就是对犯罪的纵容,而对犯罪纵容也就是对犯罪的滋养。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里,如果您还有不同的看法和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