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热腾腾的粿条汤,是潮汕人舌尖上的乡愁,更是国内外游客青睐的“潮汕味道”。作为华南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当前,金平区正以入选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为契机,瞄准方便粿条(粉)产业,完善特色食品产业链条,力争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金平方便粿条(粉)产业,带动全区产业优化升级,助力“百千万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杏花吴记十万级洁净车间,自动化生产设备有序运转,鲜香牛腩经过包装、质检、杀菌等工艺处理,成为一袋袋可常温储存的牛腩汤包。搭配上粿条、酱料等,一盒便携的方便粿条就制作完成。储存和运输是方便粿条厂家面临的难题。为研发出不添加防腐剂、保持食材原状和口感的产品,杏花吴记投入3年时间开展前期研发。

汕头市杏花吴记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宗林介绍:“牛腩汤包仅在牛肉丸制作的技术之前已经失败了上百次,最后我们攻克了。牛肉丸在常温可以储存12个月,没有任何细菌病变,而且它的口感、它的牛肉味、还有它的色泽,更接近现场制作的效果,还原到95%的状态。我们目前有汕头沙茶干粿、自热牛肉丸粿条汤、牛肉罐头,还有常温熟牛肚、牛脚筋,目前有11个产品,让在异地的潮汕人也能品尝到家乡的味道,把汕头美食文化再推广得更好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平区,还有多家企业立足本地美食特色,布局方便粿条生产线。纳佳味食品公司在原有牛肉丸生产线的基础上,引进新型冷却速冻设备,研发出低温保存的牛肉丸方便粿条,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的口感和营养成分。目前,产品已进入试验阶段。

广东纳佳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王永伟说:“接下来,我们将会针对一些肠类和丸子类等预制类产品进行升级,从下半年开始进行多渠道布局以后,预期产能相比当前的效率提升大概30%,规划10月份左右就会推出我们公司的第一款预制类粿条和丸类的产品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华南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近年来,金平区大力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深化“企业+基地+农户”产业链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推动食品产业向规模化、特色化、高端化发展,重点推进方便粿条(粉)特色食品产业发展。今年1月入选广东省首批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目前已拥有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51家,今年前5个月完成规上工业产值超33亿元。截至目前,全区已有8家食品企业推出或试产方便粿条(粉)产品。

金平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综合运行股股长郑燕雄表示:“金平区今年在开展‘百千万工程’中,把推动方便粿条(粉)产业做大做强上规模,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接下来,将用好用足金平区出台的惠企二十条等政策,发挥产业协会和科研机构的带动引领作用,支持食品工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力争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金平方便粿条(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