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锂离子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该标准适用于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锂离子电池、电池包或系统,规定了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锂离子电池、电池包或系统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州一公司生产的电动摩托车。新华社发

现行标准安全指标落后

据介绍,《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锂离子电池安全要求》主要起草单位为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周期为16个月。

目前现行有效的电动摩托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国家标准是GB/T 36672,自2018年发布使用至今。

工信部表示,锂电池行业已快速迭代,原标准某些测试项目要求已不能体现现实场景和工况,安全指标逐渐跟不上电动摩托车锂电池产品的技术更新,落后的电池标准将引发诸多电池安全事故风险;通过制定电动摩托车锂电池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强约束电池生产以及销售企业行为,进一步提高电动摩托车安全保障水平,切实保护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无人潜航器以及各种电动工具等新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电动汽车电池(GB 38031-2020)强制性国标对行业安全健康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为了电动摩托车行业健康发展,建议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锂离子电池立项强制性国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名小朋友在体验电动摩托车。新华社发

多个锂电池规范文件发布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电动两轮车等行业的高速发展,锂电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市场火热的同时,我国锂电池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须从标准体系、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完善。

近期,国家层面围绕锂电池,也先后发布多个强制性国标、规范性文件等。

6月19日,工信部发布了修订后的《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对锂电行业的产能及技术、性能等提出了要求。

今年4月底,《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标获批,将于今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该强制性国标规范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过程,将有效提升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的本质安全水平,减少使用过程中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率。

除了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平衡车和滑板车领域也将有锂电池强制性国标。今年5月份,《电动平衡车、滑板车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送审稿)已通过专家组审查。

此外,今年5月份,工信部还公开征集对《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分类规范》《退役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技术规范》等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意见。

【延展】

前5月电动摩托车产销“腰斩”

中国摩托车商会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电动摩托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129.76万辆和132.26万辆,同比下降51.42%和43.25%。电动摩托车销售前十名企业(集团)分别为雅迪科技集团、宗申、浙江绿源、江苏新日、江苏淮海、巴士新能源、五星车辆、东莞市台铃、金翌和隆鑫,分别销售59.36万辆、18.5万辆、13.56万辆、9.47万辆、7.91万辆、5.89万、2.74万辆、2.43万辆、2.23万辆和2.18万辆。

对于前五月电动摩托车产销“腰斩”的情况,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背景下,一些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被视为“超标车”受到处罚,一些普通消费者也将电动摩托车视为“超标车”,加上目前全国不少城市实行“禁摩”政策,导致了电动摩托车今年前5月销售数据不理想。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