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霸,字仲权,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魏名将夏侯渊次子。按照曹魏立国以来“宗亲掌军、士族柄政”的原则,宗亲出身的夏侯霸很早就在军中历练,又通晓兵法,颇有名将之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夏侯霸的父亲、时任征西将军、曹军西北战区最高军政长官的夏侯渊在定军山之战中被刘备麾下悍将黄忠斩杀,一时西北震动,曹操被迫放弃战略要地汉中,退守秦岭以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侯渊战死后,夏侯霸常常咬牙切齿,发誓要为父报仇。曹魏立国(220年)后,夏侯霸被提拔为偏将军,并获封关内侯。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曹睿趁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以大司马曹真为帅,率军十余万出子午道,大举进攻汉中,这也是曹魏罕见地对蜀汉主动进攻的战例。夏侯霸自告奋勇,主动担任此次伐蜀的先锋。因为连绵的阴雨天气,再加上子午谷崎岖难行,曹真大军出子午谷后,就已经疲惫不堪,又遭遇蜀汉军队以逸待劳的阻击,魏军失利,损失惨重,被迫北撤。夏侯霸第一次实战也草草而终,但此次军事行动,夏侯霸表现镇定,所部军士完甲而归,也算是及格线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去世,大将军曹爽和太傅司马懿共同辅政,夏侯霸因宗亲缘故,与曹爽交厚。正始五年(244年),曹真提拔夏侯霸为讨蜀护军、右将军、博昌亭侯,并率军驻防陇西,成为抵挡蜀汉的独当一面的大将。在陇西,夏侯霸多次打退蜀汉名将姜维的北伐,粉碎陇西、南安、金城、西平等地的羌人叛乱,稳定了曹魏的西部边防安全。

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一举夺取曹魏军政大权。司马懿掌权后解除了曹爽的表弟、夏侯霸堂侄征西将军夏侯玄的兵权,并以提拔郭淮为征西将军。夏侯霸与郭淮素来不和,再加上司马懿言而无信大肆屠杀政敌。为求自保,夏侯霸逃出曹魏,归降宿敌蜀汉。蜀汉素知夏侯霸勇武,且夏侯霸熟稔曹魏虚实,对夏侯霸的归降非常高兴,对其委以重任。夏侯霸成为姜维最大的助手,夏侯霸在蜀汉也心心念念想着反攻曹魏,驱逐司马氏专权,希望重振曹魏雄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熙十八年(255年),司马懿长子司马师因淮南叛乱诱发眼疾而暴毙,姜维借机与夏侯霸、张翼等率领数万人出狄道,分兵三路攻打曹魏,汉军在洮西大破曹魏雍州刺史王经,歼敌万人,西北震动,一时间,司马家统治地位遭到了严重的质疑。可惜,毕竟蜀汉弱小,难以持久,夏侯霸这位曹魏最后的“孤胆英雄”终究是难以实现复国的愿望。后来,夏侯霸在洮阳之战中,为了救援主帅姜维,被邓艾伏击射杀,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后人有诗叹曰:“大胆姜维妙算长,谁知邓艾暗提防。可怜投汉夏侯霸,顷刻城边箭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