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梦一方、麦多广场、绚荟城、百安居……在梅陇镇中部银都路莲花南路区域,集聚了多个商业综合体,这些地方既为市民提供了休闲购物的潮玩地,同时也催生了城市烟火气。而他们所属的区域便是梅陇镇曙建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多商业体在给地区经济发展赋能创收的同时,也为曙建村社会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难度。如何有效地管理好这些社会资源,成为曙建村亟待探索的新课题。

“我们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将网格化党建作为‘红色芯片’,通过织密组织网、织细治理网、织牢服务网,打造了‘一芯三网’共治模式,构建了多元治理联盟,以‘红色引擎’助力商圈治理主体‘入圈’,幸福‘出圈’。”梅陇镇曙建村党总支书记严黎慧介绍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分全域,织密“组织网”

曙建村属地内包括了建设跨度20年、总体量约25万平方米的商业体集群。 因日常人流量大、产权分散、业态繁杂,这里长期存在管理难、纠纷多,尤其是安全隐患问题较突出,如何有效破题?曙建村党总支积极发挥牵头、协调、监督作用,有效发挥多元治理联盟作用。

商圈治理难点在于怎么压实主体责任形成共治合力。“我们每天开展巡查、每周复盘汇总已整改、每月通过议事会总结工作,结合日常巡查宣传积极鼓励经营者自查自管自纠,有效解决部分商户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知识缺乏等问题。”严黎慧说。

为有效地激发社会活力、发挥自治作用和培养社会自主性,曙建村党总支将辖区内的商圈大网格切分为四个专属小网格,每个小网格都成立了独立的党小组,并由一名村班子成员担任负责人,同时融合了以物业、业委会、企业或商户负责人等为主体的微网格,构建“村—物业—业委会—企业/商户”多元治理联盟,建立了“每天巡查、每周汇总、每月议事”的工作机制,打造最小单位精细化管理,实现村企服务“零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好阵地,织细“治理网”

多元治理联盟的健康运作,关键在“人”。

去年5月,绚荟城开办夜市;7月,“海梦一方”正式开业,在催生城市烟火气的同时,也带来了激增的投诉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黎慧回忆,根据统计,去年8月这块区域的投诉量达到32条。面对这种情况,党总支主动出击,通过对投诉案件的分析,发现主要集中在停车难、噪音扰民、油烟污染等问题。“为此,我们积极搭建沟通平台,联合小业主、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协商解决群众诉求,效果良好。”严黎慧说。

经过此事,曙建村党总支把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原则,以麦多广场为试点,从众多小业主中推选出业主代表,将原先分散的小业主凝聚起来,牵头成立了商业体业委会,将物业、业委会、企业负责人等主体纳网格队伍,让他们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并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协商解决群众诉求。通过协同参与加强了部门、村、商户、居民之间的联动纽带,在大幅度降低居民投诉量的同时,也让商圈治理的幸福底色更加浓墨重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之有效,织牢“服务网”

商圈精细化治理的落脚点,在于“重实效、强疏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梦一方开业之初,大量的停车需求经常造成银都路与莲花南路的拥堵。“我们搭建了沟通平台,通过多方协调,以享受停车优惠等形式,将周边商场以及我村银莲小区车位全部共享,有效缓解了海梦一方的停车压力。”严黎慧介绍,期间,曙建村党总支还协助绚荟城探索了夜市经济、牵头百安居进行了商业转型,制作发放了两千余张商圈服务联系卡,已累计吸纳优秀企业及商户122家入网,今年一季度投诉量相较上季度下降了53%,解决率达100%,群众满意度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目前,“一本企业台账、一本安全台账、一张经济指标网格图”已成为各商业体的标配,通过“一芯三网”共治模式,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后语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近年来,闵行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持续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助力闵行加快建设创新开放、生态人文、宜居安居现代化主城区。与此同时,全区一批优秀基层党组织脱颖而出。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今日闵行”将持续聚焦这些“基层堡垒”,展现闵行基层党组织的智慧与力量,并以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争当先锋、勇立潮头,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闵行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李逸

部分供稿:梅小萱

初审:赵若楠

复审:林心怡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