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

是指根据《黄帝内经》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的中医理论

采用内病外治法

未病先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是否有这样的困扰?

痛经、月经量少、闭经

慢性盆腔炎、阴道炎反复发作

不孕、习惯性流产、产后关节痛

慢性疲劳、抵抗力差等亚健康状态

现代大多数女性,由于夏日身处空调之室,平素饮食贪凉饮冷,常常会造成自身阳气虚弱。表现为手足冰冷、经期小腹冷痛、得温痛减、平素小腹坠胀、带下清晰量多等等。

正所谓“百病起于寒”,女性本身阳气偏弱,三伏天是全年阳气最盛的阶段,利用三伏天阳气升发的关键时机,在特定穴位上贴敷膏药,有效祛除体内阴寒,活血通络,温化寒湿,祛瘀生新,改善女性盆腔血供和血液循环,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伏贴可以治疗哪些妇科疾病?

1、痛经(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就是俗话说的“宫寒痛经”。也可用于寒凝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月经不调、产后身痛、宫寒不孕等

2、虚寒或寒湿体质患者的调理和保健,即仅有“畏寒、肢冷”“腹部寒凉”等临床表现的亚健康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妇科疾病患者如何有效配合冬病夏治

1、禁食生冷食物。冷饮可伤及脾胃的阳气,使本已阳虚的体质更加虚弱;还可使沉积在体内的寒气凝滞,不易向外发散,影响治疗效果。

2、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鱼、虾等海鲜(发物)和油腻的食品。

3、贴敷当天禁止游泳、淋雨、使用冷气。洗浴时,局部用清水冲洗即可,不宜用肥皂、沐浴液等。

4、贴敷时,局部皮肤出现发红,微痒及烧灼感,属药物正常反应。少数患者贴敷部位出现浅色印记,一段时间可自行消退,个别病人出现起泡、起疹、化脓,禁止抓挠,可局部涂擦对症软膏,严重者及时就医。

5、保持情绪乐观。情志因素与妇科疾病关系密切,夏季炎热,更易烦躁,因此,一定要有意识地克制不良情绪。

6、保证睡眠的充足。充足的睡眠可使全身肌肉放松,提高经络穴位对药物刺激的识别,引导药效直达病灶。

7、坚持适度的锻炼。适度的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能力,还可鼓舞阳气的生发、增加汗液的排泄,利于祛除体内滞留的寒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三伏贴时间表

初伏:7月15日—7月24日(10天)

中伏:7月25日—8月13日(20天)

末伏:8月14日—8月23日(10天)

伏后加强贴:8月24—9月2日(10天)

*建议每伏的前3天前来,效果较佳。

贴敷地点

中医院门诊二楼妇产科一门诊

咨询电话:0376-7959786

妇科疾病冬病夏治小科普

1.督灸

督脉为"阳脉之海”,督灸(益肺灸)是在督脉的脊柱段上施以隔药灸来治疗疾病的特色疗法,此种方法汇督脉、益肺灸粉、生姜泥和艾灸的治疗作用于体,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阻肺、哮喘等疾病可起到补肺益肾、温阳散寒活血通络之效(治疗时间同三伏贴时间)。

2.任脉灸

任脉有“阴脉之海”之称,总揽一身阴经脉气,对阴经气血有调节作用。任脉灸是在任脉上施以隔药灸来治疗疾病的特色疗法,具有补肺健脾、温阳散寒活血通络之效(治疗时间同三伏贴时间).

3.艾灸疗法

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拔毒泄热、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4.火龙罐

温:以火攻邪,祛寒、散滞,促进血液循环。通:温通经络,打通经络,改善心脑供血。调:平衡脏腑气机,调节神经机能。

禁忌症与适应症

(1)月经失调、闭经、痛经、阳虚体寒者。

(2)反复发作的妇科炎症(慢性盆腔炎、慢性阴道炎)。

(3)产后体虚(产后身痛、产后腰背痛)。

(4)亚健康人群及虚寒或寒湿体质的调理和保健(平素畏寒、肢冷,免疫力下降,HPV感染等)

科普专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涂凡,中医学本科学士学历,副主任中医师,专业于中医妇科学,专治妇科常见的经带胎产疾病,尤其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妇科疑难杂症。曾担任河南省中医药学术专家委员会中医妇科专业委员、河南省中医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全国张子和研究学组委员等。现担任中国中医学药学会河南分会会员。2023年成立“涂凡名老中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