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至6月21日,山东省“光明之家”中途失明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暨项目负责人培训班在泰安顺利举办,来自全省的21名中途失明学员和16市项目负责人参加培训。

这个初夏,对中途失明者来说,最亮丽的色彩莫过于身上的一抹暖心橙。10天时间,经过理论学习、助视器使用、定向行走练习、生活自理实践、社会融合等活动,中途失明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各市项目负责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学习中途失明者自助互助项目如何开展,成为今后各市推广开展项目的坚实力量。在这里,他们经历了拔节成长的摸索历练,也放飞了“让世界看到我”的出行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暖心服务,打造中途失明者最安心的“家”

作为项目承办方,省康复研究中心会同泰安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反复沟通细节,如门牌贴有触摸数字和盲文,桌角全部贴有防撞条,学员每日必经之处铺设盲道,逐一确认学员信息和接送站情况,对接车站无障碍服务,一对一办理签到入住等。培训期间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对学员的每一个诉求和问题,都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在入训时还为学员开展了一对一的视觉康复、定向行走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针对各学员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课程,保证盲和低视力的学员都能学有所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中途失明者体验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独自出门十几天、第一次体验冥想和音钵疗愈调整心态、第一次自己炒菜、第一次“看”无障碍电影、第一次出行不惧“围观”、第一次举办全盲人的联欢会。学员蓝兰说:“我失明后这几年从来没单独出门,来之前我一直在打退堂鼓,但是好几个盲人朋友推荐,让我鼓起勇气试试,来了之后发现太细心太温暖了,还有量身打造的课程,我在这炒了失明后的第一盘西红柿炒鸡蛋,学得太过瘾了,光明之家真是我第二个家”。

专业培训实操,让我“看”得更远

为了帮助学员更好地进行无障碍沟通交流,培训班开设智能手机使用、盲文学习和视觉康复等专业课程。学员们学习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地图导航、购物支付、微信聊天等操作;学习识别盲文符号,进行盲文书写练习;学习基本的推拿知识和按摩手法,为他们提供一个有前景的职业技能选择,充分实现了生活重建与职业技能重建相结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岁的学员段明康在使用助视器以后说“大夫说我视神经萎缩没有治疗希望,视力一辈子就这样了……来到光明之家后我第一次接触助视器,原来我也能在助视器的帮助下看到0.3了,我能自己去找公交站牌了!”

走出舒适区,让世界看到我们

为了让学员走出去,省康利用泰安康复中心的楼宇设计将定向行走训练贯穿始终。利用20亩农疗区模拟农村生活环境,在田间土路、菜田等复杂道路上练习独立行走;利用户外休闲平台模拟城市社区休闲广场,让学员实景练习盲杖使用技巧;到泰安市博物馆进行实地出行,当行走在光滑的青石板路和没有无障碍设施的台阶时,路过的行人看到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并驻足拍照,感慨盲人出行的艰辛,唤起了社会各界对盲人群体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培训结束之际,工作人员组织一场特别的结业联欢会,贴心地准备了小零食、瓜果,随着音乐的响起,他们尽情地歌唱、舞蹈,用最美的舞姿和歌声表达着对彼此的感激与不舍。张静演唱《隐形的翅膀》时,她希望大家结业之后都能插上“光明之家”隐形的翅膀,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相信自己内心的力量,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勇往直前。李子江说:“我很荣幸来到‘光明之家’,在这里收获满满,非常感谢省残联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未来我会把我所学应用到生活中,尽我所能帮助更多的视障朋友。”

自2020年以来,山东省级及各市残联累计举办13期“光明之家”,为237名中途失明者提供生活重建康复服务。“光明之家”就像一盏灯,这盏灯曾温暖过许多中途失明者,他们互相取暖,变得坚韧,在身处黑暗时找到属于自己的光。他们也愿意接过这盏灯,用奋斗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用爱心去照亮更多视力残疾人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