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先,金山卫镇老西门花苑小区存在电动自行车乱停放、“飞线充电”等现象,几乎每栋楼的外墙上、楼道门前、一楼居民阳台防护网等处,都悬挂着一根根从楼上“穿墙而出”的充电线,最高的从顶楼甩下,足有十几米长。个别充电线已经破损,却仍处于充电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改前

居民周女士表示,小区内的“飞线充电”现象普遍,为了安全,自己一直是去小区外的收费充电处充电。也有居民表示,电动自行车停车棚被部分车辆长期占据,充电桩太少,私自拉线实属无奈。“电动自行车不推回家,就只能自己拉线充电了,集中充电的车棚数量太少,里面还停着很多‘僵尸车’。”居民王先生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僵尸车”

为了让居民们的电动自行车有处可停、有电可充,工作人员在金山卫镇西门居民区排摸到,小区内有一处废旧仓库,将其清理、改造后,如今,这里成了一处室内停车充电场所,可供40辆电动自行车同时充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改后

该室内停车充电场所的墙上还张贴着防火指南、宣传标语。居民表示,与之前的“飞线充电”相比,这里充电更加安全放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民 陆士妹:

现在,我们的电动自行车都是在室内充电的,下雨也不用担心了,比以前更方便、更安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宣传标识

据悉,社区工作人员前期就已开展了入户排摸,共排摸出569辆电动自行车。为了更好满足居民的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居民区除了将废旧仓库打造成充电场所,还新建了7个室外停车充电棚,充电口数量也从原先的70个,上升为现在的200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室外停车充电棚

“569辆电动自行车,200个充电口,基本上可以满足小区居民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需求”,金山卫镇西门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肖剑峰说,“后续,我们还将联合镇上的综合执法大队、派出所、应急中心、城建中心、社建办等部门,阶段性开展电动自行车的规范停车和‘飞线充电’联合整治,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全无小事,

更需要防患于未“燃”。

希望广大市民朋友

从自身做起,

守住安全底线,

共同营造和谐安全的居住环境。

记者丨武云卿 朱林

通讯员丨周倩

编辑 | 俞岚婷

责编 | 翁羽 何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