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楼市才是真正的放大招了。

最近的大热点消息,莫过于鼓励农民工进城买房的政策又来了。

4月份是湖北鄂州,6月份是安徽凤阳和江苏南通。

不同的是,这次为了鼓励农民工进城买房,地方也开始搞补贴了。

安徽凤阳出台楼市新政:

如自愿放弃宅基地安置并进城购房,在原宅基地归还村集体用于复耕复垦并拆除建筑物后,一次性给予5万元购房奖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真的,这点钱聊胜于无吧。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为了给土地财政续命,地方算是动真格的了。

现在三四五线最大的问题就是挤压的库存太多,而今年的任务又是去库存,如果房子卖不出去,那小城市的日子就会非常难过。

其实鼓励农民工进城买房,你可以看成是低配版的货币化棚改。

之前是拆你房子给你钱,现在呢是鼓励你放弃你在农村的宅基地,给你钱,让你到城里安家。

但问题来了,农民愿意吗?

实话实说,真不愿意。

且不说5万块的购房奖励真的没什么吸引力,关键是农民工进城买房,就能找到工作了吗?

总所周知,现在大城市的就业情况都不太好,前段时间都说滴滴和外卖的饱和,还有1179万的毕业生浩浩荡荡出来找工作。

你让农民工进城做什么工作呢,买房还要还房贷,工作没着落的话,拿什么来还房贷呢?

所以真的,别总是把主意打到农民工身上,2015年货币化棚改,至少给的赔偿款都多点,现在几万块,真的不顶用。

现在就有种感觉,在全方位刺激还能刺激的人去买房,可现在最大的难题是收入问题。

前段时间我看一个经济学家说了一句话:

不要再刺激内需了,因为老百姓根本没有收入,他们的口袋比脸还干净!

或许,这才是当下最大的困局。

普通老百姓有钱了,自然会愿意消费,中产有钱了,自然敢换房。

消费并不需要刺激,它并不是通过刺激产生的,而是建立在人们手中有钱,有收入的基础上。

或许从他们看到的各种数据中,是觉得我们有收入的,比如存款数据。

但问题是存款数据中,有多少人是被平均的。

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呢,普通百姓没收入,没钱。

中产呢,有钱不敢花,因为他们的资产价格下跌,担心后续还要跌,也担心自己收入问题,干脆减少花销。

至于吃到了房产红利的人呢,我和他们聊了聊,连他们都失去了信心,宁愿把钱放银行吃利息,都不敢再乱投资。

所以你发现了吗?

现在几乎是全面的信心问题。

当前我们的收入结构是很不平衡的,一批5-60年代的人,他们吃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红利,也赚到了房产几十倍上涨的红利,现在还能享受到每年上涨的养老金。

但年轻人呢,面对高房价、内卷、高压的社会,所以本质上是现在收入结构的不平衡。

我们更应该解决收入分配的问题。

包括这一次楼市低迷,我认为也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时候,而是全面去改革的问题。

我们是要通过经济发展,适当通胀来解决收入和房价继续上涨的问题。

如果楼市不能止跌,那么所有人都会没有信心,不管是吃到过房价上涨红利,还是准备买房的,会统统不选择入场。

那么去库存、提通胀的目的都不可能实现,那地方的收入问题怎么解决?

各位,地方的收入怎么来的,就是卖地+税收。

但小城市企业少,纳税比较少,地方要发展基本靠卖地,那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你们想过没有,地方收入怎么办,该修的路、医院、学校怎么办,靠财政补贴吗?

可以,但是不是也要其他城市能赚到钱,能上交税呢?

所以这轮救市,是不是必须也得有一批城市能救起来啊,否则怎么补贴?

所以我的判断是:

1、楼市止跌,只有止跌上涨,买涨不买跌之下,才会有人入场。

2、赶紧疏通放水的方式,钱放不出来,通胀就起不来,市场经济就很难活跃。

3、进一步健全福利制度,这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方式,包括基础医疗、教育、失业的保障,以及税收的优惠、补贴等等。

如果在不进行系统的救市,楼市的衰退只会更快。

我之前就说过,当前的救市,已经不能盯着楼市的政策了,现在楼市还能放松什么呢?

首付1成?利率2%?这样的风险只会放得更大,把雷留给未来而已。

所以单纯的降息、降首付,真的不是王炸大招,我们到了必须要全面思考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