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通讯员 赵梦昕 杨港琴

摄影记者 王永胜

2024年7月15日,武汉市第八医院即将迎来搬迁后湖新院区两周年。

两年蝶变,满眼锦绣。在江岸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市第八医院建立了托管关系。在坚定不移地探索“党建+”的新模式下,该院围绕“强专科、大综合”的发展理念,持续擦亮肛肠专科“金字招牌”的同时,承接医疗“国家队”的技术实力、管理理念和科研指导,实现同质化管理、差异化发展,锻造了八医院的优势学科集群,让“看病不走远,首选八医院”的理念深入江岸居民的心里。

精准“细描”,铺陈医院高质量发展“亮色”,八医院在门诊、住院、手术等各方面工作量数据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23年,医院全年门诊量同比增长77.47%,出院量同比增长87.86%,全院接诊病种数同比增长86.7%,综合学科发展迅速。

站在新起点,未来如何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武汉市第八医院党委书记许勇彪说,医院始终把患者的需求视为最高目标,全力以赴地提供优质、全面的医疗服务,打造以消化系统疾病诊疗为特色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牵手医疗“国家队”

绘就“大综合”诊疗同心圆

建院71年,武汉市第八医院从起步的一刻起,始终和群众需求相连,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沧桑砺洗铸基业,励精图治开新篇。从最初厂房改造的简易病房,到2022年7月整体搬迁至后湖,医院迈入以消化系统疾病诊疗为特色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新征程;同年12月,武汉协和医院托管武汉市第八医院,开启了该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综合学科迅猛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院康复医学科负责人、主任医师张伟教授,去年7月引入八医院后,正式组建了康复医学科。在协和医院中医科、康复医学科专家的护航下,不到一年时间,呈现学科高速发展态势,全力满足周边居民对康复医疗的需求。

“我在八医院做完肛肠手术,立马就来做康复训练了。”38岁的林先生说,他患肛肠疾病多年,括约肌受损,排便一直有问题,一天要跑十几次厕所,非常痛苦。术后,张伟团队为他进行手法治疗,并配合生物反馈、盆底磁治疗,一段时间后,排便问题明显好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湖片区居民年龄结构特殊,对康复理疗需求很大。”张伟说,他和团队每周深入周边社区义诊,并进行针灸、理疗,场场爆满。目前,康复医学科除了针灸、推拿外,还推出手法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吞咽治疗、呼吸训练、艾灸等,并计划引入高压氧舱治疗。此外,1200平方米的中医康复门诊也正在装修中,即将和市民见面。

“以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来说,医院正在积极开展,只用‘针’功夫,能让结节被灭活,数月至半年内缩小。”该院甲乳外科负责人王倩说,在严格控制适应证的同时,医院已有不少患者受益。85岁的老人感慨表示,手术前一直紧张、忐忑,没想到半小时不到手术就做完了,脖子上还没有创口。

“这一微创技术,既可保护甲状腺功能,还不留疤。”王倩说,专科在术式上不断创新发展,目前在协和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的对口帮助下,双方正在一同推进腔镜下乳腺癌保乳根治术、乳房重建术等技术落地八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专科建设百花齐放,刷新了医疗服务的“幸福指数”。心血管内科今年1-5月完成介入手术近300台,生死时速抢救患者生命;耳鼻喉科快速、准确诊断各种急慢性鼻炎、变异性鼻炎、小儿鼾症、急慢性咽喉炎、中耳炎、突聋等多种疾病,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受到患者赞誉;皮肤科在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形成了肛周皮肤病性病、面部损容性皮肤病两大专科特色……

武汉市第八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专家邹枕玮表示,依托协和“国家队”力量,以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骨科、泌尿外科等为代表的专科逐步成为医院新名片,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全力发展,打造后湖片区“10分钟急救圈”,大综合专科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打破后湖70万居民看病难的格局。

探索慢病防控“江岸模式”

夯实全民健康“底座”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我国已有超过一半的成年人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6至17岁的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也已接近20%,6岁以下儿童达到10%,超重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事实上,肥胖不仅本身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还有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武汉市第八医院肥胖与代谢病诊疗中心负责人熊非表示,研究表明,肥胖与21种疾病高度相互关联,包括心脏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等。与正常人群相比,肥胖人群发生复杂多发病的风险是前者的约12.4倍,并且肥胖越严重,今后患病的风险就越高。

2023年11月,该院成立了肥胖与代谢病诊疗中心。医院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建设涵盖营养医学、运动康复医学、健康管理、内分泌等内科MDT团队和减重代谢外科、心理医学等肥胖综合诊治中心,构建中心化管理、个体化诊治、全周期监测诊疗模式,实现全人群、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和肥胖防控。据了解,该诊疗中心是目前武汉唯一以一类学科标准建设的代谢病治疗专科,未来还计划建设成为国家级肥胖与代谢病诊疗中心。

今年6月,熊非主任团队收到一名患者的最新体重——手术后至今半年时间已成功减重90.2斤。半年前,这位“超级肥胖”患者身高1.69米,体重高达286斤,腰围150厘米,BMI指数高达50.1,同时还患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呼吸衰竭等。在熊非团队的指导下,他完成了减重代谢手术,并从入院到出院三周内,成功减重30斤,“个案管理师会一直在线跟踪监督指导,只要遵医嘱,他一年时间能减重120斤。”熊非说。

自肥胖与代谢病诊疗中心成立以来,众多肥胖患者经过“定制”的营养方案成功减重,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心理调节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掌握科学的减重方法。另外,不少超级肥胖患者通过减重手术也重获健康,“我们正在建立肥胖三级防控网络,力求全周期、全流程管控及治疗肥胖。”

“医院将以建设肥胖与代谢病诊疗中心为契机,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慢病三级防控‘江岸模式’。”邹枕玮院长介绍,由市八医院牵头,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纽带、家庭医生团队为“网底”,对辖区内的肥胖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构成“医防管融合”的管理全链条。目前,医院已与江岸多家基层医疗单位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慢病管理三级防控正在逐步铺开,着力创建全国标杆性减重及代谢性疾病整合医疗防治先行示范中心。

深耕优势学科建设

强化发展“核心竞争力”

前不久,31岁的冯先生从美国回到国内,直奔武汉市第八医院就诊。6年前,他在美国做了肛瘘手术,最近又反复出现脓性分泌物,非常苦恼,他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八医院。

该院肛肠诊疗中心七病区王鹏主任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复杂性肛瘘”。最终在骶管麻醉下,冯先生接受了肛门瘘管切除术。手术全程约一小时,患者全程无痛苦,清醒后返回病房。而后,在精细治疗及护理团队的照顾下,冯先生进行了中药熏洗、臭氧治疗、专科创面换药等一系列康复治疗,冯先生伤口恢复良好,一周后康复出院。

患者定居国外,却不远万里而来,这在八医院并非个案。据统计,市八医院的肛肠患者近五成为外地患者。“70年的临床经验积累,我们在国内率先开展各类微创手术外,还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应对复杂病情的诊治能力大幅提升,声名远扬海内外。”邹枕玮院长介绍。

作为医院的“金字招牌”,结直肠肛门外科、中西医结合肛肠科多次获评省级重点专科,累计收治肛肠疾病患者百余万例。“搬家”后,医院将专科资源进行整合,成立了肛肠疾病诊疗中心,并以肛门直肠良性疾病、结直肠肿瘤等恶性疾病的诊治为特色,细分肛肠疑难病、小儿肛肠、女子肛肠等八个亚专科,覆盖ICD10国际编码全部60余种肛肠疾病,急重症、疑难症达15种以上。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武汉协和医院托管以来,八医院特色专科借助协和优势,加强基础研究,关注“肠道菌群调控的胃肠肿瘤领域免疫治疗增效”“括约肌瘘管结扎术及旋切刀治疗肛瘘”等十多个项目临床项目研究,努力用医学研究成果点亮健康未来。

历经七十年的传承和创新,“八医”力量也不断向外输出:成立“武汉市第八医院肛肠联盟”,带动全省乃至新疆地区肛肠学科共同发展;推动大肠癌筛查项目,在省内及新疆等地设立50余家大肠肿瘤筛查点,免费筛查50余万目标人群;创办“武汉国际肛肠论坛”学术品牌,每年吸引美国、新加坡等海内外专家学者参与;举办多届肛肠良性疾病研修班,为省外多地人才进行新技术、新业务公益培训;选派多名专家作为援疆干部人才,前往新疆博乐市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工作。

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逐浪启新程。“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江岸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定力和韧劲,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许勇彪书记说,武汉市第八医院将在推进健康中国、健康湖北、健康武汉的新征程上奋力奔跑,为筑牢全民健康之基,贡献八医力量!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