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剧创作的一些问题

——在全国京剧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在敏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相较于戏曲地方戏多年来的发展,这些年京剧在创作上是有一些差距的,差距不仅仅表现在成果少上,更多的表现在创作成果的有效性不是很高。记得首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涌现出的上海京剧院的《曹操与杨修》,以及后来天津京剧院的《华子良》,这都是到现在还在一代代传承下去,还在演出的戏。当然想演成原来的面貌很难,这是演员的条件所限。现阶段特别是这两年也呈现了一些京剧作品,但是可以留下来、传下去的,观众特别喜爱的很少。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是每天都要排新戏,抓数量,与其排一出丢一出,不如集中力量排出一部卓有成效的剧目。我们可以少出点作品,但是一定要多出质量高的作品。

我是学导演的,所以我从从事导演工作的角度谈一谈我所接触到的京剧艺术创作的问题。

京剧导演到剧团排戏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剧本,但是现在剧本的水平是堪忧的。比如剧本题材的选择还不够丰富,这是由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经历、我们的思想决定的,因为生活的经历和认识不够,思想的高度不够,使得题材的开掘受到影响。我们不能深入老百姓的生活,眼界还是打不开,由于某种原因只局限于某些题材当中。

京剧导演碰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同质化,文学剧本的同质化。有的剧本是为地方戏写的,但是放到京剧里面来,就很难演出。因为京剧有京剧的特点,京剧的叙事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情节与抒情的关系,情节与角儿的关系,情节跟观众共鸣之间的关系,都有它特殊的要求和个性。戏曲导演排戏也是一样,不要同质化,排京剧也要注意京剧的特点,不是有几段西皮二黄的唱就成了,如果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处理不好,排出来的戏也会半生不熟。

包括唱段安排的一些细节,我们拿过剧本来就下地就要演出,这是很难的。作为导演来说,我碰到这样一个情况,就是要花相当大的力气把剧本转化为京剧本子,从结构到文学情节的处理,到唱段,都要转化为京剧,非常吃力。有的剧作家写地方戏写得很好,我请他写京剧,他说这太费劲了,他不习惯,要在合理的情况下给演员留白,留出表演空间这太难了。所谓体态绣文章,是演员的表演和剧作家的文字共同完成叙事、抒情和形象创造的,这一点在京剧中尤为突出。

当年1963年成立中国戏曲研究院实验剧团,要排戏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会演,定了两个戏,其中一个是《朝阳沟》。我们学习豫剧的《朝阳沟》,还特意去体验了生活,但是戏无论怎么排怎么加分,也出现不了河南梆子那种浓烈的生活气息和地域风格。这就说明不同剧种在这方面是有区别的,京剧对生活的提炼和其他地方剧种对于生活的提炼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剧种距离生活的原生态比较近,有的比较远,有的就到了有意味的艺术形式层面,所以说剧本也不是万能的。这就又涉及到一个我们的剧作家培养的问题,要想搞好京剧的创作,就要成为京剧的内行,懂得京剧的特点。

现在很多戏在排演之前,没有对剧本进行非常细致的、有效的论证,而且往往要求你20天拿出来,15天拿出来,这是违反规律的。

有一种思想是,你先将戏立起来再说,立起来看看效果,不行再改。殊不知很多时候戏立起来再改就晚了,唱腔、舞美都已经设计好了,怎么再去改,改一段唱就要重新配器,重新安排坐唱,要有录音的话更牵扯到其他方方面面的问题,再改就很困难了。所以一定要沉住气,放长线钓大鱼,匆匆忙忙是很难出一个好作品的。

还有往往创作一个剧本,事先不考虑剧团的实力就急于实施,最后落得力不从心。在排演的过程当中发现这个演员不行,那个演员不行,或者乐队来不了,整个戏就拖下来了。所以要根据剧团的实力,根据角儿的特长来考虑戏的排演,这个是很重要的。现在我们盲目进行艺术创作的情况比较多,最后有的戏就撂下来了。从外面借演员,原来我认为是无奈之举,现在看来也有好的方面,演员“走出去,请进来”,也提升了自己剧团的实力,但是必须有B角,没有B角的话,演员一走这戏就扔了。

在排演过程当中,导演对于演出样式要有一定的把握,我认为对京剧的创作来说这种把握应该是多元化的。现在说到“守正创新”,我们要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用创新拉扯守正,用守正拉扯创新。导演要把握好分寸,根据戏的不同题材,有的更靠近传统一些,有传统的色彩,有的可能走得更远一些。只有演出样式多元化,才能争取更广泛的观众,总是一种模式,无法获得不同的观众群体。不要怕创新的路子迈得大,迈得大还可以拉回来,但是不迈就迈不动了。

戏创出来以后,我们要注重评论的作用,评论是引导,是培养观众,有推广的意义。当然我们更希望多一些理论联系实践的评论,创作者和观众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经验中间层次的评论,目前我们的研究工作似乎也少有这方面的成果。这一点我们现在还要重视。还有就是评论也要多元化,不要一元化,要说真话,不同意见可以争论嘛!

戏曲的创作还要有市场观念,导演要有市场的概念,考虑为谁排戏的问题。导演应该为观众排戏,为剧团排戏,而不是为自己的观念排戏,只有树立这样的立场,戏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戏要走市场,观众得喜欢,观众不喜欢,即使导演自己有多少非常高深的从国外习得的戏剧观念要体现出来,没有市场观众也不会看。我不是否认这些理论,只是现在我们还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这一点我觉得是出发点的问题。

市场化还要特别注意舞美和音乐的创作。现在有的舞美搞得很“可怕”,一出去演出得七八个集装箱才可以装下。要知道剧团排戏是要演出,要流动,就有个成本的问题,如此“大制作”,光运费就要多少钱?

乐队编制现在也是越来越大,常常是大几十人的编制,这要根据戏的不同而有所区分,有的戏需要大编制,有的戏我们自己的乐队就可以完成了,不要盲目追求大、洋,要看戏的具体情况。乐队大的话外借演奏员又面临很多实际具体的问题。而且一出去演出只能用录音,这些方面都要从市场的角度考虑。

还有交流演出也很重要,我们有了市场的眼光以后,还要出去交流演出,互相观摩学习。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会演的时候,全国的很多京剧院团都来了,大家互相观摩学习,收获很大。现在的会演是一个剧团演出完就走了,下一个剧团再来演,大家互相看不到。可能现在大家都留下需要花费很大,我觉得能不能利用现代科技的手段,播放一下剧目,让大家互相有个交流学习的机会,这也是一种提高。

内容转载自2024年6月《中国京剧》

作者简介

黄在敏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戏曲导演学会荣誉会长、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长期从事戏曲导演表演研究,专著有《戏曲导演概论》《戏曲导演艺术论》,曾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戏曲通论》《中国京剧大百科全书》等国家项目的编撰,参与导演的剧目有:京剧《石龙湾》《李清照》《红玉良缘》《大漠昭君》《纳土归宋》《张謇》以及豫剧《程婴救孤》等二十多个地方戏曲剧目,多次获文华、戏剧节各类奖项。

来源:京剧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穿梭戏剧艺术的历史空间

徜徉逍遥自得的审美世界

大家一起品评戏

微信ID:lianzhongping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