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6月27日报道 据法国《费加罗报》网站6月24日报道,这是一桩证据确凿、不容争辩的控诉。在将于7月2日在澳大利亚出版的一本调查性著作中,记者安德鲁·福勒详细回顾了法国拿到的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军售合同遭遇取消的过程。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欺骗了法国人,并未透露三方成立了遏制中国的澳英美联盟。

这份订立于2016年的合同约定法国海军集团向澳大利亚海军提供12艘潜艇(合同金额高达350亿欧元)。2021年9月,澳大利亚宣布取消该合同。

这一事件的出现,让法国回想起了之前没有注意到的一个明显事实。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澳大利亚一直将美国视为最亲密的盟友及保护者。澳大利亚和法国进行此类合作,引起了部分澳大利亚军队高层及右翼势力领导人士的不满,他们认为与美国的结盟是不可逾越的。

但是由于美国不再建造常规潜艇,澳大利亚才将目光转向了其他供应者——日本、德国和法国,其中法国的报价高出很多。但是法国不仅能满足澳大利亚的所有要求,其潜艇还装备了全球噪音最小的独特驱动系统。这是一项法国海军集团珍视的技术,澳大利亚国防部里有些人可能非常想窃取过去。被澳大利亚政府聘为顾问的英国专家戴维·古尔德肯定了这一点,他也在极大程度上参与了澳大利亚海军对潜艇的选择过程。

据安德鲁·福勒在书中援引古尔德的话说,澳大利亚人的想法是拿到推进系统,然后取消与法国海军集团的合同,自己建造潜艇。福勒写道:“我没有办法印证这一说法,但是我和国防部的很多官员私下交流过,他们也说通常不会对媒体说出自己的真正目的。”

协议最终达成了,但是很快斯科特·莫里森上台担任总理。他远没有其前任特恩布尔那么温和,而且更加亲美。他不想遵守和法国签订的这一协议,并决定撕毁它。

私下放出风声

在磨刀霍霍之际,莫里森政府私下与美国和英国开始散布对法国海军集团不利的消息。文化差异成了指责对象:法国人被认为不严谨、午餐时间过长,还有吸烟休息时间……法国人还被指责延迟交货和成本“暴增”。不过实际上,一份为期20年的合同,成本上涨也与通货膨胀有关。

与此同时,莫里森对中国的口气越来越强硬,认为中国是最大威胁,可能会入侵澳大利亚,并将导弹瞄准了中国。这是为了营造舆论氛围以购买核潜艇,而澳大利亚国内对此非常反对。

这一切作为只是为了不丢掉下次大选,而当时莫里森的前景似乎也很不妙。福勒写道:“他想给自己打造在中国面前能抬得起头的强人形象,并且利用国土安全问题攻击工党,这在澳大利亚自由党看来是一个非常靠谱的话题。”

这一战略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尽管莫里森输掉了竞选,但是像马克龙在澳英美联盟宣布成立之前所预言的一样,工党不得不毫无保留地支持这一联盟。即便工党此前一直反对拥核,也一直希望与美国保持距离。

也许正因如此,从2021年9月澳英美联盟宣布成立,到18个月之后该组织公布其具体路线图,在此期间,法国海军集团提出反要约,旨在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福勒披露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法国实际上从未向其他国家提供过核潜艇,如今却准备要给背后捅了自己一刀的国家提供这一法国国防的瑰宝……

合作还是强制

这最后一搏最终也没能获得回报。但是福勒认为,澳大利亚才是这一事件的最大输家,美国人并不是打算与澳大利亚合作,只是强制其接受自己的决定。

并未质疑澳英美联盟的工党,在2022年10月采取了强有力的行动,在联合国关于《禁止核武器条约》表决时投了弃权票,而自2017年以来,澳大利亚在此类投票中一直都投反对票。几天后,美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明确表示,如果澳大利亚签署这一条约,就无法得到美国“核保护伞”的庇佑。

福勒认为:“这显然就是一种威胁,不是一个盟国应该有的反应,而是一个暴君的反应。”不过,这个暴君迄今为止还没有给出提供核潜艇的任何保证……(编译/芦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