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沉浸在自身的情绪中,我总是更专注在表演之上。但那一次,我仿佛被唤醒了。周围是一个充满观众与爱意的世界。"当法语原版音乐剧《摇滚莫扎特》中莫扎特的扮演者米开朗琪罗·勒孔特回忆起5年前在上海文化广场的演出经历,他依旧充满感动和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7日 ,这部现象级的法语音乐剧再度回归,登陆上海文化广场,连演22场。在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法语金曲中,台上台下因音乐而共鸣,热烈的掌声久久不能停息,既有久别重逢的感动,也有初见舞台的欣喜。这个盛夏伴随着淅淅沥沥的雨点到来,但剧场的热情依然闪耀。今年适逢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在这一充满纪念意义的时刻,《摇滚莫扎特》的到来无疑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再添新亮点。

时隔五年回归热情依旧

这是法语音乐剧舞台众多佳作之中引起轰动的作品。法语原版音乐剧《摇滚莫扎特》描绘了音乐家莫扎特的艺术人生,剧中音乐结合了原创摇滚乐和莫扎特的古典乐作品。大胆的摇滚乐配以经典巴洛克风格的服装,现代的表现手法配合欧洲宫廷的华美舞台,一代音乐大师的不羁才华在全新的演绎下流光溢彩,却又返璞归真。本剧于2009年9月在巴黎体育馆首次公演即引起关注,古典美与未来感相结合的视听觉体验吸引着全年龄段的观众群体为之疯狂,《摇滚莫扎特》也刮起一阵辐射全球的旋风。

上海文化广场自重建开业十余年来,多年深耕欧洲音乐剧领域,引进了无数海外大戏在市场取得丰硕成果,其中更是不乏法语原版音乐剧。十三年前,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作为上海文化广场首部年末大戏献演之后,逐渐发展成为戏剧观众必看的经典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摇滚莫扎特》《悲惨世界》法语音乐剧版音乐会等优秀作品接踵而至,都曾在文化广场留下过高光时刻。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曾表示,法语音乐剧大多很符合中式审美,因其拥有的写意感、以诗与歌为核心的创作理念,与中国人千百年来经由戏曲传承的审美意趣不谋而合。2018年的元旦,《摇滚莫扎特》首次来到中国大陆在上海文化广场连演24场,场场爆满的热闹景象犹在眼前,《摇滚莫扎特》也因此掀起热潮;2019年的冬日,这部法语音乐剧开票即售罄,同时也去往了更多城市,所到之处"莫扎特"的光彩依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法两国都拥有璀璨的文化和悠久历史,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亦结出了累累硕果。时隔5年,2024年《摇滚莫扎特》的回归是沪上观众与法语音乐剧的又一次"双向奔赴",是对中法建交60周年的辉煌历程的致敬,亦是构建两国文化交流与友谊的桥梁。更令人惊喜的是,原版莫扎特扮演者米开朗琪罗·勒孔特和唱功实力过人,曾在文化广场舞台留下过无数荣光的萨列里扮演者洛朗·班双双回归,也让无数法语音乐剧爱好者再度圆梦。

多元剧组碰撞全新火花

《摇滚莫扎特》演出故事丰满,人物性格突出,加之绝美的服饰布景,打造出视听效果的完美体验,其音乐专辑在法国音乐专辑榜上榜20周,收录众多朗朗上口的歌曲。"我们所追求的独一无二和别出心裁,恰恰是在确保严谨的同时拥有一定的自由度。"《摇滚莫扎特》导演兼编剧的弗朗索瓦·舒克耶如是说道。

恢弘的18世纪宫廷布景,超200套绮丽繁复的精致服装,优雅的古典乐配上粗粝不羁的吉他声线......对于此次的中国之行,剧组亦对观众的期待有所准备。歌曲《乐声叮咚(Bim Bam Bum)》中,歌者于冰蓝色灯光中缓缓步出,营造出未来感十足的迷幻电子氛围,莫扎特对阿洛伊西娅的汹涌爱意,从此刻开始;名曲《美好的痛苦(Le bien qui fait mal)》,完美呈现了萨列里第一次听到莫扎特音乐之后撕裂而复杂的内心写照。大胆而妖冶的编舞及造型,将萨列里近乎癫狂的情感触动以暗黑幻境呈现于舞台,为全剧两人间针锋相对而又惺惺相惜的情感纠葛定下了基调;单曲 《纹我(Tatoue-moi)》更是连续五周保持全法销量冠军,并取得了连续11周保持销量前5的惊人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司阵容方面,囊括了创制之初的优秀演员,除了前文所提到的米开朗琪罗和担任萨列里一角8年之久的洛朗,原版卡司索拉尔也作为莫扎特的父亲一角回归。他们对《摇滚莫扎特》情感和音乐的理解,在时间的浸润和无数场次的打磨中,不断丰满了角色塑造。

与此同时,此次巡演的剧组更寻求多元化,无论是舞者抑或是主要演员,许多新鲜血液的注入让这部经久不衰剧目碰撞出了全新的火花。"小莫扎特"亚尼斯·理查德,作为23岁的舞台新秀也在此次的巡演中饰演莫扎特一角。巧合的是,《摇滚莫扎特》是亚尼斯童年观看的第一部演出,从十岁开始他便对这部剧目一见钟情,无论是台前幕后,他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他也在一次次的舞台中不断超越自己,为中国观众呈现一个与众不同、充满力量的莫扎特。

作者:宣晶

文:宣晶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