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4年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543.8亿元,同比增长3.4%(按可比口径计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尽管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仍保持增长,但同比增速较前期有所放缓。特别是与前几个月相比,5月当月的利润同比增速为0.7%,较上月4%的增速明显回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时表示,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延续年初以来的增长态势。受投资收益增速回落等短期因素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内生动力有待加强,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仍不牢固。

5月当月利润增速较上月回落

于卫宁解读数据时表示,总体上看,前5个月工业企业营收持续回升。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工业品出厂价格回升明显,共同推动企业营收增速回升。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增速比1—4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当月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在4月份由降转增的基础上,增速进一步加快0.5个百分点。企业营收持续回升,为盈利恢复提供重要支撑。

不过,尽管工业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仍在提升,但增长动力似乎有所减弱。从5月当月数据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0.7%。这一增长速度较4月的4%有所放缓。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逐步改善的背景下,这一变化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分析前5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放缓的原因,成本和费用的增加或许是不可忽视的因素。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37元,同比增加0.06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38元,同比增加0.04元。这表明成本和费用有所上升,可能会对企业利润产生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原材料成本的上升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而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等费用的增加也对企业利润产生了压力。此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价格波动、政策调整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对工业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分析表示,前5个月,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上涨2.9%(前值增长2.6%);营业成本累计同比上涨3.0%(前值增长2.8%),根据累计数折算上年基数后,营业收入当月同比增长4.0%(前值增长3.5%),营业成本当月同比增长3.8%(前值增长3.7%)。杨畅认为,相关数据也反映出价格扰动因素仍然存在。

行业间利润增长不均衡,钢铁行业实现扭亏

于卫宁解读数据时表示,近八成行业利润实现增长。1—5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2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占78.0%,行业增长面比1—4月份扩大2.4个百分点。

不过数据显示,不同行业的利润增长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一些行业如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实现了较高的利润增长,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则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从具体行业来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80.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6.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0%;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31.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52.9%。

于卫宁表示,装备制造业成为利润增长重要引擎。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推进,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装备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为工业企业效益提升注入重要动力。1—5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5%,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8.1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3.6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推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板块。

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措施落地显效,钢材市场预期向好、价格回升,钢铁行业5月当月实现利润95亿元,同比由亏转盈,扭转了钢铁行业全行业连续3个月当月净亏损的局面;有色冶炼行业受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推动,1—5月份利润增长80.6%,增速比1—4月份加快24.0个百分点。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奂劼表示,5月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呈现出四个积极特点。一是多数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2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达78%。其中制造业利润增长6.3%,连续两个月保持增长。

二是装备制造业持续发挥“压舱石”作用。制造业向先进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推进,叠加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果逐步显现,装备制造业利润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三是消费品制造业保持较强增长动能。随着扩内需政策的深入实施和五一长假的有力带动,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消费品制造业利润保持平稳较快增长。1—4月,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0.9%。

四是原材料制造业利润降幅收窄。随着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国内需求的回升,原材料制造业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1%,收窄4.1个百分点。

罗奂劼认为,“随着经济持续稳步恢复,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内外需的持续回暖叠加通胀水平温和修复,工企利润有望继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