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乌克兰危机中,各大国的战略和外交政策显得尤为微妙。西方仍在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并不断突破俄罗斯的红线,希望乌克兰可以进一步消耗俄罗斯

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明显是层层递进的,从最开始只提供非杀伤性武器,到后来提供苏联武器,再往后开始提供西方的先进武器。

一开始只要求乌克兰防守,后来则催着乌克兰反击,现在又允许乌克兰使用西方的远程导弹打击俄罗斯纵深。

这些举动都表明,西方一直试探俄罗斯的底线,试探试探就会突破。

但是,西方并不打算突破一些真正的底线,比如说向乌克兰派兵。

之前这个话题在法国总统马克龙的炒作下,非常热,但最终西方并没有选择跨过这条线。

(英国外相卡梅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外相卡梅伦)

英国灵魂拷问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英国外相卡梅伦在与恶作剧者通话时表示,他欢迎马克龙改变了自己的观点,但不确定这是否是正确的,问题在于,外国军队进入乌克兰之后,就会成为俄军的靶子,那么如果他们遭到打击,西方该如何应对?

马克龙已经在一次公开表态中改变了自己的立场,强调不会立马就向乌克兰派兵,哪怕俄军突破了前线。

卡梅伦的态度来看,他欢迎马克龙的改变,但又感觉这么做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不得不说,英国是真难伺候,法国想出兵乌克兰的时候不乐意,不出兵了还不乐意。

这种复杂的心态,更多的还是一种表演,想达到的目的是“既要又有”,想威慑俄罗斯,又害怕玩脱了。所以马克龙嚷嚷着出兵的时候反对,马克龙收回自己的话了,卡梅伦又觉得这也不太对劲。

所以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只要解决这个灵魂拷问,似乎就可以正式考虑出兵了。

(北约旗帜和俄罗斯国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约旗帜和俄罗斯国旗)

西方还是怕俄罗斯

卡梅伦的观点揭示了西方国家内部的一个普遍顾虑,即介入乌克兰会直接导致与俄罗斯的对抗——西方军队会成为俄军的靶子,意味着俄军会立即攻击进入乌克兰的西方正规军,这将加剧地区甚至全球的紧张局势。

这种担忧是基于对当前国际战略格局和俄罗斯可能反应的理性分析。

所有人都知道,俄罗斯是不允许自己失败的,或者说作为全球最大的核大国,俄罗斯有能力避免自己失败。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卡梅伦提出的问题——西方军队遭到俄军打击,该如何应对——就是无解的,你要是还手,那就是核战争,你要是不还手,那你派军队去乌克兰干什么?就是为了去挨打的吗?

(俄罗斯总统普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总统普京)

俄罗斯有战略优势

俄罗斯的战略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核弹头数量上,西方国家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这种犹豫和分歧也是俄罗斯的一种战略优势,西方国家的不一致可能为俄罗斯提供了更多的外交和战略操作空间,从而在全球舞台上寻求更有利的地位。

这正是俄罗斯正在做的事情,它会去理解和利用西方国家内部的这种犹豫与分歧,用于维持其在乌克兰危机中影响力——让全世界都看到,西方不敢真的在俄罗斯面前炸刺,只能用无法让乌克兰获胜的方式支持乌克兰。

这体现出了俄罗斯的硬实力,进而可以增强俄罗斯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