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嫦娥六号顺利返回地球了,能带来什么成果还需时间来消化,但嫦娥五号带回的1731克月壤,却已经有了惊天发现,月球可能不是现在普遍认为的,是由一颗名叫忒伊亚和火星差不多大的行星与地球撞击形成的!

大撞击理论认为月球上的碳非常稀少。

2010 年,美国宇航局通过分析阿波罗17号带回的月壤,发现40亿年前的岩石里出现了单层石墨烯,在排除了太阳风的影响后,他们认为单层石墨烯可能是陨石撞击的产物,从而为行星撞击形成月球说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林大学、中科院金属所的研究人员对嫦娥五号钻采的月壤样本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它们大约形成于20亿年前,令人吃惊的是,里面竟然出现了2-7层的少层石墨烯。进一步的分析认为,少层石墨烯和石墨碳的形成,可能源于月球早期火山喷发引发的高温环境和太阳风共同诱导产生的矿物催化进程。

这一理论与NASA阿波罗月壤分析的结果互相矛盾,如果月球可以天然形成少层石墨烯,那么少层石墨烯作为忒伊亚撞击地球形成月球的证据可能就不那么具有说服力了,换言之,月球撞击形成说可能也不成立。

这和日本最近的一项研究相互印证,该研究表明月球表面存在碳离子发射通量,这意味着本土碳的存在,从而挑战了行星大撞击理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科学家认为,这可能会重塑人们对月球化学成分和历史的理解。

好吧,你是不是比较失落?反正我是比较失落的,就像你正在做一场美梦,却被粗暴地突然打断了。火星大小的忒伊亚撞地球形成月球,一直是人们喜闻乐见、津津乐道的话题,几乎已经要深入人心了,现在突然打破,是不是感觉接受不了?

不过科学家们也说,陨石撞击也可能导致石墨碳的形成,就像NASA研究的那样。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们的研究并没有否认忒伊亚撞击说,只是月球上单层石墨烯的形成并不只有撞击会产生,这让NASA发现的单层石墨烯作为撞击说的证据弱化了,或许未来我们会找到更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这场天地大碰撞确实曾经发生过。

这项研究6月17日发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