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6月27日消息(记者韩雨晨)日前,京津冀三省市区域交通一体化统筹协调小组第9次联席会议在津召开。

据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在“硬联通”支撑方面,“轨道上的京津冀”不断提质增效,京雄、津兴城际等高铁城际开通运营,京津冀区域内高铁总里程已经由2014年的1284公里成倍增长到2624公里,“1小时交通圈”初具规模,主要城市2小时通达交通圈基本形成;互联互通公路网越织越密,京雄、津石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京津冀三省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超1.1万公里,相较于2014年的7983公里增长近40%,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世界级港口群建设纵深推进,津冀港口集团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合资运营多家公司,港口货物吞吐量超19亿吨,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提升;世界级机场群格局加快构建,京津冀“双核心”+“双辅助”+“多节点”的三级机场梯队已初步形成。在“软联通”赋能方面,40多条跨省公交线路实现常态化运营,开通北京至天津及河北多个地区的定制快巴,实现通勤人员进京远端安检,提高进京效率,累计客运量已超120万人次,持续打造“1小时环京通勤圈”;京津、津石地铁实现App支付互认,北京西站、天津站在全国率先实现国铁与城市轨道安检互认,促进铁路与城轨的融合发展。三地在工程建设、行政执法、数据共享、信用监管等方面共同签署20余项合作协议和重大项目接线协议,累计共享公路路况信息、“两客一危”定位等28类数据6亿多条,共同发布10项区域一体化标准,联合推进区域执法协作试点示范工作,构建三地执法一体化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签约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陈雅娟 摄)

会上,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辽宁省交通运输厅、山西省交通运输厅签订了《泛京津冀大件运输许可审批联动机制区域合作协议》,京津冀晋辽五省市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将推动建立审批服务沟通联络机制、道路通行信息共享机制、跨省特种大件运输审批“预约制”和跨省大件运输主通道等,持续提升区域政务服务协同水平。“大件运输可简单理解为对超大超宽等大型设备的超限运输,比如,风力发电设备扇叶的运输。大件运输需依法办理相关许可手续,运输车辆也需按指定时间、路线、速度,在路况条件符合标准的公路上行驶。”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政务服务处副处长赵自金说,“协议签署后,我们一方面将全力打通断点和堵点,遴选出五省市间符合大件运输路况标准的公路,并规划形成区域间大件运输的多条‘主通道’,这就相当于为大件运输企业提供了‘官方’优选的运输路径,减少企业自行查询路况标准、规划运输路线的投入,实现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一运到底。另一方面,五省市相关部门也会通过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等,在最短时间内对企业申请进行审批,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签约仪式现场(央广网记者 韩雨晨 摄)

同时,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还签订了《深化交旅协同融合创新打造旅游班线合作协议》,天津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河北省国际陆港有限公司签订了《天津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与河北省国际陆港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河北省国际陆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迎召告诉记者,今后,天津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与河北省国际陆港有限公司将进一步深化津冀两地物流领域资源协作,合作范围、内容都将进一步扩大,已开行的石家庄至天津港海铁联运班列也计划有所优化。“目前,石家庄至天津港海铁联运班列每周开行2班,以运送邢台生产经天津港发运的光伏产品为主,未来该班列数量有望增加至每周4班,运送货物也计划拓展至长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儿童自行车等,进一步提升河北省特色产品‘出海’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韩迎召说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