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9个英国兵叛逃南太平洋一孤岛,联合土著女人消灭土著男人,将此变成人间炼狱。

皮特凯恩岛,这个位于南太平洋的小岛,以其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历史闻名于世。

然而,这个小岛的历史并不总是充满阳光和宁静。

18世纪末,英国军舰“邦蒂号”上的9名叛逃水手在此登陆。

他们与塔希提岛上的土著女人结合,消灭了当地土著男人,形成了一个新的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中的“邦蒂号”

而这个社区不仅孕育了一种新的文化习俗,也带来了深重的罪恶和悲剧。

长达几百年间,不断有女性在此遭到性侵犯,而凶手却毫无罪意,甚至习以为常。

岛上的土皇帝,罪恶的衍生

皮特凯恩岛并非一座孤岛,而是由皮特凯恩、亨德森、迪西和奥埃诺四岛组成的群岛。

由于只有皮特凯恩岛目前有人生活,因此便以此岛为主要称呼。

早在1767年,皮特凯恩岛就已被英国人发现。

当时,正是用第一个看见这座岛的英国准尉皮特凯恩的名字,来命名该岛的。

只不过当时,岛上寂寥无人,十分荒凉,没人把它当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多年过去,另一拨英国人又来到了此处,这才开启了皮特凯恩的生活史。

1789年,英国女王大手一挥,派出了一艘名叫“邦蒂号”的海船,外出寻找面包树种子。

然而,就在该战舰从塔希提岛驶向西印度群岛的途中,发生了一场震惊全国的哗变。

4月28日,“邦蒂号”上的部分船员,因不满船长的严厉统治而心生恨意,怒而离去。

事成以后,为防英国海军追杀,大副克里斯等九名叛乱者,带着船上18名塔希提岛土著男女,逃离塔希提岛,开始寻找新的庇护所。

在茫茫大海中,他们发现了一个无人生活的小岛,该岛位于塔希提岛附近,正是后来臭名昭著的皮特凯恩岛。

这九个英国兵在皮特凯恩岛登陆后,就像《鲁宾逊漂流记》里刻画的一样,开启了自己的荒岛求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当时却面临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那就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衡。

在随行的土著中,男性有六名,女性有十二名,其中一名女性还是一个小孩。

六名土著男性再加上九名英国兵,一共十五个男的,很明显,其中有几个人势必要落单。

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和女性,男性之间的暴力冲突尤为激烈。

这种暴力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冲突,还包括心理上的虐待和控制。

强势的英国兵无论是在脑子上,还是体力上,都远远超过了土著男人。

但是他们也害怕自己9打6打不过,遂用资源诱惑土著女人与自己结合,帮助自己奴役土著男人。

因此土著男人很快就落了下风,逐渐被消灭,而英国兵这边也仅剩4人。

这使得叛变者们成为岛上唯一的男性统治者,进一步加剧了岛上的性别失衡和社会紧张。

由于岛上的男性占据统治地位,掌握着生存的资源,女性只能依附男性,地位低下,性别不平等和性暴力问题开始显现。

在这种情景之下,女性在这个新社区中,往往成为性暴力的受害者。

这4名英国兵利用他们的权力地位,在法律无法顾及的地方,频繁对土著女人进行性侵和虐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久而久之,这样的行为在岛上逐渐成为一种“习俗”,导致了女性长期生活在恐惧和压迫之中。

这种性别不平等和性暴力的遗留问题,直到现代社会仍然影响着皮特凯恩岛的居民。

揭露“性侵”秘史

9个英国兵叛逃孤岛,杀害土著男人,逼迫土著女人,并孕育出罪恶习俗。

由于皮特凯恩岛位置偏僻,几乎与世隔绝,进入现代社会后,这里的性侵历史也并未完全消失,甚至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习俗。

在不断的性侵之下,小岛人口逐渐繁衍增多,几百年过去,从当初的十几人,已经发展至四十多名常住岛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里的女性,依旧逃不过被侵害的命运。

这长久以来的黑暗直到1999年,才被来到这里的英国女警盖尔·寇克丝揭穿,暴露在世人面前,引起了轩然大波。

寇克丝女警是1997年来到这里的,一开始,她只是来帮助皮特凯恩岛内的警察局训练警员的。

但在考察的过程中,她总觉得这个小岛,气氛压抑,居民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女性也几乎不出门。

虽然疑惑,但她也以为是岛内风俗如此。

直到1999年,当她再次来到这里检查警员工作情况时,发现岛内的气氛越加怪异了。

直到彼时一名叫贝琳达女孩的倾诉,她才发现隐藏百年的罪恶,贝琳达告诉她,自己曾经被岛上铁腕人物克里斯的后裔侵犯。

但由于对方位高权重,而且“性侵”早就蔚然成风,自己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

原来不只是贝琳达,只要是岛上生活的女性,都逃不过被性侵的魔爪。

震惊而又愤怒的女警,立即将此事告知了伦敦总部,而英国警方收到消息后,则开始秘密调查此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法相信,一度在世人眼中的“世外桃源”,竟然会是这样一个罪恶之渊。

然而,当他们对曾经在该岛上生活过的女性进行访问,收集了大量罪证后,不得不确认了皮特凯恩岛性侵风俗的确凿事实。

而且更令他们震惊的是,岛上的居民似乎毫无乱伦的概念,那些性侵的男性大多数都是受害者的亲戚长辈。

在皮特凯恩岛生活的三代男性中,没有谁没干下过这桩丑事,甚至包括市长。

2004年,该岛领主史蒂夫·克里斯蒂安在内的6名男子,以强奸罪被起诉。

这一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对皮特凯恩岛历史和现状的广泛关注。

英国政府组成了皮特凯恩岛管理委员会,将市长换成了一位女性,名叫布伦达·克里斯蒂安,是前市长史蒂夫·克里斯蒂安的妹妹。

英国人相信,只要夺去男性的权力,就能纠正皮特凯恩岛上的丑恶习俗。

然而,令他们失望的是,事情似乎并不如他们预想的那样,他们小看了文化传统侵入骨髓的力量。

由于皮特凯恩岛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其居民在面对现代法律和道德观念时,显得格格不入。

岛上的一些居民仍然坚持认为,他们的行为是“传统习俗”的一部分,拒绝接受外界的批评和干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思想的不可救赎

皮特凯恩岛罪恶强奸习俗被揭露后,当地女性畅谈受害者有罪论,并称英国是想消灭他们。

皮特凯恩岛作为英国的海外领地,英国政府对他有主权管辖权,其加大了对岛上法律和行政管理的力度,加强了对性侵案件的调查和审判。

此外,国际人权组织也积极参与,提供心理辅导和法律援助,帮助受害者走出阴影。

然而,就在英国政府介入皮特凯恩岛的性侵事件时,岛上的居民却将愤怒之火指向了受害者。

这些性侵风俗的支持者中,还有不少年长的女性,她们自称不存在所谓的性侵,而是你情我愿地交往。

并称是受害者勾引岛上男性犯罪的。

甚至怀疑英国政府是借正义之名,准备对他们的领地进行殖民,要将他们灭族。

其思想可见已无可救药

而向女警透露性侵风俗的贝琳达在岛上则千夫所指,根本无法存活。最后只能是借助英国当局的力量,移民到其他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截图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想要改变一代人的精神生活方式,是何其困难,但并不能因其困难,就任由其发展。

文化风俗本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等原因,而皮特凯恩岛当初之所以会形成这样一种压迫性侵女性的风俗,大部分是人为因素。

首先是皮特凯恩岛的小型封闭社区,导致权力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人手中。

叛变者及其后代在岛上形成了权力阶层,他们掌控资源和决策权,这种权力结构,为性侵风俗的形成提供了土壤。

权力的集中使得女性难以反抗和维护自己的权益,所以性侵行为才能长期持续。

另外,由于岛上人口稀少,大多数居民有亲属关系,家庭关系异常复杂。

近亲繁殖和亲属之间的紧密联系,加剧了社会问题,特别是在性侵问题上。

这种复杂的亲属关系,使得性侵行为更难以被揭发和解决,受害者往往因为家庭和社会压力选择沉默。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是英国政府的放任,早在1997年之前,岛内关于性侵,甚至有关于凶杀案的消息,都时有所闻。

然而英国政府置若罔闻,不早早出手制止,任其发展。

但是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过程,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像这种压迫、残害女性的风俗,当然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只有正视并纠正,才能获得人类和谐幸福的生活。

皮特凯恩岛的历史,从“邦蒂号”叛变者的登陆,到新社区的形成,再到现代社会的性侵丑闻,充满了暴力、冲突和罪恶的痕迹。

这一小岛的故事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揭露,也是对现今社会和文化问题的反思

在未来,如何平衡传统文化与现代法律和道德观念,如何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将是皮特凯恩岛及其居民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世外桃源”隐藏的秘密罪恶太平洋小岛女孩世代遭性侵 来源:中青报订阅 2009-12-25
解职性罪犯小岛换市长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2004年11月09日
皮特凯恩社会的形成及其启示 作者:李增洪 来源:太平洋岛国研究 时间:2022-03-31 辑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