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无端的猜测和恶意的揣测,其中关于毛岸英参加抗美援朝,就曾被某些人说成是去战场镀金,为回国接毛主席的班增加资本。然而,这种说法毫无根据,不仅是对毛主席和毛岸英的不尊重,更是对那段历史的无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11月,毛岸英与母亲杨开慧一同被湖南军阀何健抓捕。同年年底,毛岸英被我党营救,不久后,他与兄弟被护送至上海。1936年,在张学良将军的帮助下,毛岸英、毛岸青兄弟前往苏联学习。

时间来到1946年,毛岸英终于与父亲毛主席重逢。自1927年父子分离,这一别便是整整19年。毛主席不顾重病,坚持去延安机场迎接儿子,足见其对毛岸英的疼爱。

彼时,1935年我党召开遵义会议,毛主席被确认为红军军事最高领导人。但直到1945年延安召开七大会议,我党才最终确认毛主席为党的最高领袖,此时的毛主席在党政军系统的威望达到巅峰。

可就在毛岸英回国后不久,毛主席安排他去农村参加劳动,参加土改运动。若毛主席有意让毛岸英接班,以当时的威望和权力,安排其进入党内军内核心部门并非难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初,毛岸英跟随李克农访问苏联担任翻译。同年夏,他到北京一家机器总厂担任干部,还曾对家人表示:“决定在工厂里好好干十年。”

1950年10月,出兵朝鲜的决议在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毛岸英主动向父亲提出要参加抗美援朝,毛主席亲自设宴为彭德怀送行,并帮儿子“说话”。

然而,竟有一小部分阴谋论者称,毛主席同意毛岸英去朝鲜,是希望他立下军功以便进入政坛或军队。要知道,抗美援朝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就连战无不胜的林总都建议中央谨慎考虑出兵,彭德怀也回忆道:“毛主席作出出兵朝鲜的决议,是非常艰难的。”

毛主席深知朝鲜战争的危险,若真有让儿子接班的心思,怎会将他送往如此危险之地?在1950年,西南同样有战事,若要“镀金”,去西南剿匪亦可。毛岸英主动申请去朝鲜战场,只因在主席的教诲下,他始终将国家和民族利益置于首位,他曾多次提到,要做毛主席合格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毛岸青,毛岸英牺牲后,他是毛主席唯一的儿子。但毛主席从未有“家天下”的想法,毛岸青在建国初期只是在中宣部从事翻译工作。毛岸英牺牲后,毛岸青病倒被送往苏联休养治疗,回国后也未进入政府或军队系统工作,毛主席甚至很少看望他,连其婚礼都未参加。毛岸青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普通人,未享任何特权。

而蒋介石与蒋经国父子的情况则截然不同。1937年3月,蒋经国从苏联回国。抗战期间,蒋经国从未在农村等基层工作,一直在江西军政多个部门担任要职,如担任过赣州区保安司令、江西省政府委员等。1944年10月,他更是担任青年军总政治部中将主任。

抗战胜利后,蒋经国担任中央执行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一直在南京核心部门工作。1949年,蒋介石初步决定退守台湾后,蒋经国被任命为国民党在台湾地区的党务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传到台湾,蒋介石看着儿子,长叹一口气:“活着比什么都强啊!”他在内心深处钦佩毛主席,因为在毛主席心中,儿子和其他中国人一样,而蒋介石却把儿子当作权力的接班人。

毛岸英主动要求上战场,毛主席批准儿子上战场,这绝非什么“接班人计划”,而是他们始终将国家和人民放在第一位。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那些恶意的揣测在事实面前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