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郎溪县积极响应数字化改革号召,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全面优化公共资源交易环境,为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透明的服务,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推行“不见面”交易,打破地域限制。积极推行“不见面”交易模式,通过优化交易流程、简化交易程序、缩短交易时限,实现了交易的全流程电子化。这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降低了投标成本,还为企业参与投标提供了一个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交易平台。同时,积极拓展“不见面”开标应用,确保交易过程的高效、公平和公正。

实施远程异地评标,提高评标效率。积极推动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运行。在联通市内县市的基础上,该县还将远程异地评标扩展到全省范围,实现了资源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共享。这不仅消除了地域壁垒,还确保了评标过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创新保证金缴纳方式,减轻企业负担。积极推广投标保证金采用电子保函方式缴纳,为企业参与投标提供了方便实惠的解决方案。通过电子保函方式缴纳保证金,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管理资金,降低资金占用成本。同时,鼓励按规定减免投标保证金,进一步减轻了企业的投标成本,激发了经营主体的活力。

深化“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应用。充分发挥“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模式的优势,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提升交易效率和服务质量。积极推广电子招投标系统、电子交易监管系统等平台应用,实现了交易信息的实时共享和监管。提高了交易的便捷性和透明度,还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未来,郎溪县将继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改革和创新,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同时,还将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为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乐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