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徐前

六月的晓塘,处处是幸福景象:老年人在爱心食堂欢聚一堂,享受美食,闲聊家常;社区各族群众在广场上载歌载舞,歌唱幸福生活;剪纸爱好者在非遗剪纸培训站,创作“中华民族一家亲”作品……在这里,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共同谱写了“幸福晓塘”的和谐乐章。

近年来,云南昆明安宁市金方街道晓塘社区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积极探索创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途径,强化社区服务效能,建强组织阵地,不断优化社区人居环境,通过一项项民心工程、一件件惠民实事,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志愿服务助建幸福家园

晓塘社区的“爱心洗衣房”里,有两台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液、消毒液、衣架等用品也一应俱全。6月20日,83岁的独居老人牛翠芳把被套拿到“爱心洗衣房”,志愿者把被套放进洗衣机清洗,请老人下午再来取。

牛翠芳老人每个月都会来社区洗一次床单。“平时我的衣服是自己洗,但像床单、窗帘这样的大件很难洗,就拿来请志愿者帮忙。每次他们都帮我洗干净晾干叠好。”提起社区的洗衣服务,她连连称赞。

洗衣房的隔壁是“爱心理发室”,志愿者陆燕萍正在为王代兴老人剪头发。“自从理发室建起来,我就在这儿理发,又近又方便。”王代兴说。

为服务好社区老年人,2020年,晓塘社区“双报到”党员、志愿者捐款筹建了“爱心理发室”和“爱心洗衣房”,每周一到周五免费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免费志愿服务。每逢周末,辖区内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也会到这里为社区老人服务。

晓塘社区党委书记袁继芬介绍,针对各族居民聚居特点,社区从各族群众的日常小事入手,聚焦“一老一小”,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用心架起群众与干部的连心桥。

文艺汇演共谱民族团结乐章

6月24日,晓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的“走进星期一 民族团结一家亲”舞台下坐满了群众。

主持人刘婉玲是一位彝族姑娘,和搭档李宝全都是社区老年大学的声乐老师,她们还负责组织社区19支民族文艺队的排练表演。

“社区搭台百姓唱戏,这个形式很受欢迎,每次节目还没开始就围满了人,群众都很期待。”李宝全介绍,通过舞蹈、小品、花灯、小调、朗诵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社区各民族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引导群众尊重和理解各民族的文化差异。

“每次举办活动,各族群众就会穿着民族服饰来到广场。今年三月三,大家聚在一起吃五彩饭、弹三弦、跳左脚舞,现场欢歌笑语。”刘婉玲说。

在晓塘社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场景每月都在“走进星期一 民族团结一家亲”舞台上演。晓塘社区还常态化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通过唱红歌、放风筝、抖空竹等活动,让辖区各族群众欢聚一堂。连续八年组织开展百家饭、长街宴活动,推进各族群众加深了解、增进认同。

“剪”出民族团结美好图景

走进晓塘社区剪纸艺术作品展览室,浓厚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传统民俗、十二生肖、红色故事……不同题材的剪纸作品令人赏心悦目。其中一幅由安宁市剪(刻)纸非遗传承人耿明府创作的“民族团结一家亲”作品格外显眼,在这幅作品中,各民族群众形象生动,穿戴着精美的民族服饰、配饰。

剪纸是晓塘社区的文化标志,也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载体。“3月15日,我们组织了百名妇女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进行剪纸创作,让更多人喜欢剪纸,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袁继芬说。

目前,晓塘社区有安宁市剪(刻)纸非遗传承人三人,在日常的宣传工作中,他们将民俗文化、生活百科、民主法治等元素融入剪纸,以居民看得懂的形式展示这门民间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