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到了房地产业务板块的一些变化,这与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有关,对以房建业务为主的上市建筑公司还是有影响的。”

6月26日,安永大中华区发布《中国上市建筑公司2023年回顾及未来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安永建造与工程行业主管合伙人沈岩在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

根据报告,34家上市建筑公司202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91505.03亿元,较2022年增长5.47%;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合计1634.29亿元,同比减少29.63%,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为0.66。截至2023年末,34家上市建筑公司资产总额合计147617.20亿元,同比增长8.36%。

2023年31家上市公司的新签合同额合计190817.71亿元,同比增长6.32%。报告认为,新签订单再创新高,将为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持续提供强劲动力。

报告指出,一方面,受经济下行影响,资金链普遍紧张,资金压力由业主持续向施工单位传递,施工单位回款变差;另一方面,企业账款清欠、农民工工资等下游刚性支付压力加大,行业整体现金流承压较大。

就上市建筑公司业务来讲,沈岩表示,目前国家正在加快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等工程建设,持续不断为上市建筑企业的发展增添动力,同时上市建筑企业也在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道路,例如盘活存量资产、加快海外投资等措施。对于上市公司未来的盈利情况,在国家政策和上市建筑公司自身行为的合力之下,一定会稳中向好。

“从现金流角度看,在房地产行业整体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下,建筑施工企业整体回款受到较大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有所下降,建筑企业为缓解其带来的资金压力,会增加带息负债,对盈利能力造成一定影响。”沈岩认为。

安永北京主管合伙人、大中华区政府和基础设施事业部主管合伙人杨淑娟则表示,现在房地产策略有些变化,国家把更多精力集中在保障性住房这类安排上。而房地产行业本身受到挤压,一是应收账款方面,资金回流压力较大;二是企业本身存量资产压力也较大。“不论是基础设施行业,还是房地产行业,盘活存量资产是现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

安永企业重组咨询合伙人曹春烨向每经记者表示,建筑债权是优先债权,房地产业务属于它的业务下游,上游的风险和业务下滑势必影响下游企业。“由于房地产行业下行,建筑企业现在已面临着较大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跟资本市场对接,但未必是传统形式,我们需要有一些新的思维和新的渠道来打开建筑企业融资发展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