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和自由,哪个更可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说自由可贵,可要真因为一次旅游就搭上了自己性命却是得不偿失。

当姣好的面容成了皮肤寸寸干裂尸体,旅途成了生命的归途。这场因为一己之私的旅程,究竟是谁该为这次悲剧负责?

一、死亡的代价

7月下旬,一队共9辆车的自驾游客前往罗布泊探险。这看起来是一个精心策划的旅程,参与其中众人都想要一睹罗布泊的壮美景色。

然而,当他们兴高采烈地驶入沙海,还不知道前方正在等待他们的,是一场关乎生死的殊死搏斗。

这一切,将成为其无法抹去的阴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自驾探险的领队为周某,平时经营一家汽车改装店。虽然对方并不熟悉这次的环境,但是向来崇尚探险冒险的他还是兴致勃勃地带领这群朋友踏上了沙海征程。

为了这次旅行,他改装了一辆吉普车,取名“霸王龙”。这是一辆外型酷炫的越野车,然而这“凶猛”的外表,并未为这群狂欢者带来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行人刚进入罗布泊区,便在一处沙丘附近发生了车祸

当时天气晴朗,阳光灼热,周遭一片死寂。此时的几人都有些疲惫,开始心生埋怨。而就在这时,意外再次发生了。

车子突然抛锚熄火,轮胎深陷在松软的沙土里,无法移动分毫。周某试图联系其他车队成员帮忙,但由于路面状况太差,其他车辆也只能停在远处,无能为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此刻,19个平日里互不相识的游客开始面临第一个生死选择。要知道,罗布泊深处一旦发生意外,联系外界将会异常困难。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此时没一个人站出来主动给予帮助。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一心只想尽快离开这个令人不安的鬼地方。

但事实上,此时车辆的油还是充足的。倘若其只是呆在车内,开着空调制冷是很有可能获救的。

可令人遗憾的是,车内的所有人,都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情况依旧在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原本已经驶离现场的其他车辆,也因各种原因纷纷抛锚。

有的车主联系不上周某,只能自行想办法;有的虽然与周某保持联系,但面对险境选择自救;剩下的仅剩一两辆车还在勉力跟随周某。

最终,周某开着皮卡在沙漠中搜索了一天一夜,损坏的卫星电话使他无法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车上的饮用水早在一天前就告罄,三人陷入绝境。男人决定离开皮卡,独自步行寻找出路。不过,在茫无边际的沙漠中,这样的努力注定是徒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在大自然面前,又是何尝的渺小。

在无尽的戈壁滩上,他们是无法依靠个人走出来的。事实上,悲剧也就此发生了。

在一周后,搜救人员在沙漠中发现了周某和两名游客以经遗体。剩下的16人则在各自寻找出路后,陆续获救。

对于周某他们三人的遇难,舆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是自作自受,有人则为失去宝贵生命感到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同行的一群人里,其中一个遇难女孩还正处花的年纪。遗憾的是,在发现她时其较好的面容早已被太阳炙烤的不成人样。

甚至因为高温,其肢体都出现了明显的碳化。事后对这次事件的分析指出,悲剧发生的原因有多方面。

作为领队的男人准备不足,出发前没有对路线、车辆状态、备用物资等进行全面检查,也没有确保交通工具的正常运作。

后续更是爆出了其加错油,导致其车辆彻底损毁的低级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的队伍成员之间并无足够了解,在出现险情时无法团结互助,只能各自逃生。

更重要的是,对方这次所谓的自由之旅,是瞒报着相关部门私自进入的。也正是因此,他们才错过了自己获救的关键时间。

事实上,我们不应因为好奇和冒险精神而忽视了自己的安全。同时,面对未知的环境和险境,也更需要审慎和理性,不能存有侥幸和漫不经心的心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这所有的一切,不仅关系个人,也关乎他人的生命。而这场悲剧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它让我们反思冒险精神的意义,也更加生命的宝贵。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追求所谓刺激,去挑战未知的危险呢?

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根据网友爆料,参加罗布泊自驾游的年轻人都是有钱有闲的群体。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不需要为工作和生活操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年轻人拥有充裕的时间和金钱去旅游娱乐,他们渴望通过冒险来获得刺激和挑战,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年轻人正常的心理需求。

然而,在追求刺激的同时,才更需要保持理性比起鲁莽行事,更是要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所有的罗布泊之行都充满未知数和风险,这些年轻人却只顾个人兴趣,不考虑团队纪律和可能出现的危机。

他们没有做好应急准备,也没有遵守旅行安全守则,终于酿成悲剧。这次事件为那些追求刺激的年轻人敲响了警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在物质条件不缺的情况下,不少年轻人出门旅游就是为了寻求刺激,甚至许多景区也推出刺激项目迎合这部分游客。

什么高空跳伞,崖边蹦极,各种能刺激肾腺素的娱乐活动是层出不穷。

但我们必须明白,合法的刺激项目与私自穿越罗布泊完全不同,后者是在以生命开玩笑。虽然年轻人有追求刺激的正常心理需求,但更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追求刺激在某种程度上正常,但更需要理性约束。正确认知自身生物学需求,做好风险评估,年轻人才能在追求刺激中获得安全的愉悦感。

罗布泊事件为我们敲响警钟,生命只有一次,莫以身试险。

不要去随便挑战法律明令禁止的事,被官方三令五申的规则,一定有它本身的道理。

三、“生命的禁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布泊,这个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神秘禁区,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片绿洲。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它逐渐变成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大沙漠,成为了当地居民口中的“死亡之海”。

多年来,尽管官方一再禁令,但仍有无数冒险家想方设法穿越这片禁区

可他们为何要冒着生命危险进入这块被称为“死亡禁区”的荒凉之地?

除了新鲜好玩,追求刺激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未知的好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布泊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东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之一,整个戈壁荒漠的面积更是广阔至30000平方公里。

同时其气候极端干燥,炎热、大风更是为其的极端天气再填上一笔,而强风蚀性是罗布泊成为禁区的重要原因之一。

位于盆地之中他,四周群山环抱,地貌复杂。高低起伏的沙丘之间缺乏明显地标,极易迷路。再加上完全是沙漠荒原,没有淡水、食物等任何生存资源。一旦有何意外,在野外生存的可能微乎其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强烈的日照也是其的又一特征,每天超过10个小时的强光照射,若无防护措施,极易晒伤,种种恶劣环境使罗布泊成为真正的“死亡禁区”。

可在历史上,罗布泊并非一直是这样荒芜的景象。

在经过无数考古人员的探索发现后得出,在更新世时期,这片荒漠还是一片广阔的湖泊,水深可达2米,古代丝绸之路就连接着这里。

随着气候变干燥,罗布泊逐渐消失,最后在20世纪70年代初完全干涸。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标准的沙漠地貌,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盐碱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地也逐渐由当时的“极乐天堂,”变成了如今的死亡之地。

早在20世纪80年代,著名科学家彭家木在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时不幸失踪。他的无故失踪,也直接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罗布泊的高度关注。

当时,国家组织了大规模的搜救,動用了海量人力物力,却一无所获。30多年过去了,彭家木的失踪至今仍是个谜。

也正是这件事使整个地区都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也成为许多探险者前往的动力。

四、笔者认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官方明令禁止,但仍有探险家前仆后继进入罗布泊。他们不顾阻拦,私自的进入禁区。天真幻想着自己可以揭开死亡之海的真相,幻想着能名留千史。

可现实生活并不是科幻电影,也并非是你喊几句心灵鸡汤,壮士豪言就能大展身手的地方。

残酷的现实是,私自进入的人,成功归来的寥寥无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想要揭开这个谜题的探险家,大多结束于沙尘暴或迷途之中。尽管有先进装备,但面对罗布泊的绝对禁区,人类仍是如此渺小和脆弱。

虽然已经有了无数悲剧当案例,但我们无法预测,还会有多少冒险家前仆后继踏上这片禁区,也无法知晓罗布泊的谜团何时能被揭开。

然而,每一个探险家的故事,每一段历史遗迹的发现,都在缓缓剥开罗布泊神秘的面纱。或许有一天,这个死亡禁区的真相终会大白于天下。

但奉劝那些想要去进行探索的人,一定要用合法合规的手段进入。别因为一点眼前的小利益,而把自己的生命置于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