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县一户村民在山上捡拾野生菌后,误将有毒的鹅膏菌带回,烹饪食用后导致一家4口中毒,被送进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其中,一名老人于6月25日晚不幸离世,其余3人仍在救治中。

小彭正在读大二,他们一家来自攀枝花市米易县草场镇克朗村。据介绍,6月19日,小彭的母亲和弟弟到家附近的山上去捡野生菌,“误将有毒的鹅膏菌带回”;当天中午,小彭的外公来走亲戚,大家一起吃了野生菌,“外公、爸爸、妈妈、弟弟全部中毒”。

小彭的弟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彭的弟弟

20日凌晨,四人感觉有中毒的迹象,马上去了米易县人民医院,被送到抢救室进行洗胃和输液抢救。之后,4人被送入ICU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之后,因病情加重,4人又陆续转入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治疗。医院出具的病危通知书显示,小彭的父母、弟弟、外公4人均被诊断为蕈类中毒(白罗伞)4人出现了肝功能损害、急性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异常等症状。

25日晚,小彭69岁的外公不幸离世。目前,其15岁弟弟、42岁母亲、37岁父亲仍在医院治疗中,尚未脱离生命危险。另外,小彭的弟弟可能需要肝移植。

事发后,当地多个部门展开宣传,提醒广大群众采食野生菌风险高,谨防中毒。

资料显示,鹅膏菌属包含大约600个伞菌物种,包含一些世界有名的最毒菇类。云南疾控曾发文称,剧毒鹅膏菌在云南乃至全国都是中毒致死率最高的一类毒菌,误食毒菌中毒死亡90%由剧毒鹅膏所致,现知我国鹅膏科共计4属130种。

几种有毒的鹅膏菌。图据“云南疾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种有毒的鹅膏菌。图据“云南疾控”

其中

致命鹅膏和灰花纹鹅膏

两大毒菌堪称“黑白双煞”

一定要认清它们的长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者均为

头上戴帽子(菌盖)

腰间系裙子(菌环)

脚上穿靴子(菌托)

不同的是

致命鹅膏白白净净

堪称蘑菇界的“白富美”

但每年均有多人误食导致死亡

被称之为云南的“毒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灰花纹鹅膏像是穿着深灰色

暗褐色外套的“苗条淑女”

帽子下有着看似伪装自己的白色菌褶

看起来朴素又低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致命鹅膏

2

灰花纹鹅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虽然两者均有着美丽的外表

但其体内含有可对肝脏、肾脏等器官

造成严重损害的鹅膏毒素

毒素面对高温仍能“稳坐泰山”

鹅膏毒素对人体肝肾、血管内皮细胞及中枢神经细胞均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可致使体内多器官衰竭。

多在进食数小时至36小时后发病,开始会让你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肠胃症状。随后就悄悄潜藏起来,让你1-2天内无明显症状,自觉已经好转,让您放下了戒备,出现人们所说的“假愈期”,这个时候常常会让患者、家属或大夫忽视了病情的严重性而错过最佳救治时机,接下来它们便会攻击你的肝脏、肾脏等器官,致使重新出现腹痛、带血样腹泻、黄疸、肝功能异常、肝肾功能恶化、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内出血,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一旦发生中毒

立即进行催吐

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

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

可反复多次

尽量把胃内食物呕吐出来

以减少毒素吸收

吐完了以后

尽快到附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以免延误最佳就诊时机

来源:红星新闻、云南疾控、都市时报

编辑:李晓梅

编审:吴晨萍

终审:周健军

觉得不错,点个

转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