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上午,徐州市“医保T指数”考评和通报机制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市医保中心主任杨义森出席并介绍“医保T指数”考评和通报机制基本内涵,市医保中心副主任姚惊雪主持并回答记者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来讲,“医保T指数”考评和通报机制包括七个指数,分别是:

一、医保专项考核指数,以国考核心指标为主要内容,促进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落实分级功能定位。对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了指数内涵的区分和明确。比如,在制定对二、三级医疗机构的专项考核指标时,除了都考核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使用比例、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阳性率、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等指标外,还将出院患者三级、四级手术比例和基础病组平均费用变化情况纳入对二级医疗机构考评,对三级医疗机构则重点考评的是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和基础病组费用占比。二者在出院患者不同级别手术比例、基础病组费用上的考评做了一定的区别。

二、重点支持病种指数,支持淮海经济区医疗高地建设急需发展的低谷病种(外转较多病种)和具有引领作用的高峰病种(本地优势病种)。

三、急诊抢救指数,促进医疗机构特别是县级医疗机构提升就近救治能力。

四、住院医疗费用年终清算指数,作为年终清算系数。

五、基金绩效考核指数,落实省医保局文件要求,主要用于分配预留考核保证金(5%)。

六、基金支付指数,逐月公开基金总体运行情况,基金总体收支、结余情况和每家医疗机构基金支付情况,实现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公开透明。

七、定期公示通报指数,以信息公开透明破解医患信息不对称难题,引导患者就医流向。在系统内、两定单位内进行通报,促进比学赶超。结合次均费用、发生例次、门诊次均费用增长率等关键内容,设计了8个具体指标,为群众选择就医机构提供参考。

热点问题解答

为什么建立“医保T指数”考评和通报机制

一、建立“医保T指数”考评和通报机制是促进“三医联动”改革的具体举措,将推动医保、医疗“同频共振”,有力保障医保基金的安全平稳可持续运行。

二、“医保T指数”考评和通报机制是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助燃剂”,公平公正公开的“医保T指数”考评能够为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提供正向引导,并最终落脚在提升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医保T指数”考评和通报机制指数内涵的设置方法

一是实施“两项支持指数”,助力医疗高原登峰。设置重点支持病种指数,根据医院申报重点病种专家评审情况,确定得分前20的为当年度重点支持病种;设置急诊抢救指数,根据医院推荐和专家评审,确定支持发展的急诊抢救病种。

二是明确“三项考核指数”,激励医院精细管理。设置医保专项考核指数,评判医院本年度真实服务质量,对综合医疗机构前三名结付率在不超过100%的前提下,分别给予增加1%、0.5%、0.3%结付奖励,对专科医院排位第一的,增加0.5%结付奖励;设置基金绩效考核指数,月结时预留5%考核保证金,次年根据定点医院医保基金使用绩效综合评价情况返还;设置住院医疗费用年终清算指数,明确以出院人次、次均医疗费用变化等5项指标作为年终清算系数,开展年终决算。

三是建立“两项通报指数”,增强定点机构竞争意识。设置基金支付指数,每月通报基金总体收支和上解下拨情况,让医保数据和医院数据双向公开透明,方便定点机构横向对比;按季度向社会公开最常见20个基础病种在各家医院的次均费用、门诊次均费用、医保费用比例等8项数据,为群众就医提供参考依据,方便群众自行选择就医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