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时代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6月26日,东莞市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据统计,东莞近年来共对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近20万人开展入职查询,解聘有前科劣迹人员128人。

依法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一直以来,我们积极践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保护原则,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以高度的检察自觉和检察担当,不断优化和创新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深化未成年人‘四大检察’综合履职,助推‘六大保护’同发力,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现代化。”东莞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主任杨丽平介绍,东莞市检察机关先后获得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今年以来,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杀人、重伤害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讨论引发广泛关注。杨丽平表示,东莞市检察机关坚持宽容不纵容,做实教育感化挽救。依法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建立多元化社会支持体系。对主观恶性大、无悔罪表现、社会影响恶劣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当严则严、依法惩治,充分发挥刑罚的警示教育作用,做到宽容不纵容。对恶性不大、情节较轻、初犯偶犯的罪错未成年人,依法提出宽缓处理意见,帮助打通回归社会通道。

据了解,东莞在全省率先探索购买社工服务,与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共建的社会支持体系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基地。2020年7月,推动在东莞建立全省首个公立罪错未成年人专门帮教学校(启航学校),构建矫正行为、预防再犯、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的“三位一体”帮教模式,有效减少不当羁押造成的“交叉感染”和“标签效应”。

与此同时,开展多元救助和综合履职。积极采取“经济救助+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就学安置”等措施,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多元救助,近年来共发放救助金450万余元。针对监护缺失问题,2023年共制发督促监护令443份,引入专业力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471次。对拒不履行抚养义务的,依法支持起诉追索抚养费。例如一起侵害案中,支持被害人通过民事诉讼追索抚养费将近11万元,使被害人学习生活获得基本经济保障,该案被广东省检察院和东莞市妇联评为典型案例

制定相关特殊制度并督促落实

有效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才能切实保护好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杨丽平说,东莞检察机关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针对涉未成年人犯罪开展专题调研,形成惩治和预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分析报告、关于涉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情况的调研报告,推动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防控综合治理。

“推动重点领域综合治理。”据杨丽平介绍,东莞检察机关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深挖犯罪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于校园欺凌、校园周边违规售烟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社会治理。针对旅宿行业存在问题,向相关部门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开展常态化执法检查、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五必须”培训、建立刑行衔接机制。

推动制定相关特殊制度并督促落实。针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容易再犯问题,牵头市教育局修订《东莞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入职人员违法犯罪记录查询办法》,近年来,共对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近20万人开展入职查询解聘前科劣迹人员128人。联合11个部门建立强制报告制度,明确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不法侵害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对隐瞒不报查实后将严肃追责。

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既是家事,也是国事。下一步,东莞市检察机关将全面准确把握未成年人保护,坚持“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理念,不断优化未成年人检察综合履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未成年人案件,积极参与推进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惩治工作,以检察保护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文、图 记者 文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