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时邓华帮助过韦杰,后来邓华陷入低谷,韦杰怎么报答的?韦杰中将后来又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韦杰中将也是一名战功赫赫的虎将,不是什么无名之辈!在抗美援朝中韦杰中将调任60军担任该军的军长,并带领60军参加抗美援朝。在抗美援朝中60军隶属志愿军第三兵团作战。这里存在着一系列隐患,因为韦杰是刚刚调任60军任军长,韦杰并不熟悉60军的打法和特点。

尽管如此,韦杰带领60军在第五次战役前半段中表现出色,特别是在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中,60军突破迂回到敌人侧后方,大破敌人土耳其旅,插入占领釜谷里。然后60军乘胜追击,渡过汉滩川,占领战略要地,割裂了美25师,土耳其旅和法军各一部。60军继续向敌人腹地猛插,又与美军发生激战,一直进攻到北汉江以南的地区。

当时韦杰就意识到60军迂回到敌人侧后方,迂回得过于猛烈,意识到敌人在前方隐藏一个阴谋在等待志愿军。果然美军抓住志愿军后勤保障不足的特点,迂回包抄到志愿军的后方,因美军是机械化作战,迂回包抄的速度过于迅猛,很快就割裂志愿军的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因60军的位置过于突出,很快60军的两翼完全暴露给美军,与此同时志愿军3兵团和60军的通信联络被敌人切断,也就意味着60军要想突围成功就得全靠他们自己。作为60军的军长韦杰马上做出正确的决定:让180师马上行动,马上占领汉江以北的要地立马构筑阻击阵地,以掩护60军主力和志愿军第三兵团主力进行突围。

180师作为60军最能打的部队,在阻击战中打得英勇顽强,成功掩护主力部队进行顺利的突围。但很快敌人的重兵慢慢对180师进行包围之势。与此同时180师的指挥机关缺乏对战场冷静的分析,在敌人合围之前选择分散突围,原本180师应该集中所有的兵力和火力趁敌人还未合围之前进行集中突围,集中180师所有的火力和兵力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去。但180师的指挥机关当时一犹豫,改集中突围为分散突围,而且180师在突围中电台被打烂,也丧失和上级取得及时联系的机会。尽管事后韦杰派出其他两个师去增援180师,但增援未果。

180师的指挥机关当时一犹豫,改集中突围为分散突围,正是因为180师的指挥机关的这一失误才造成180师在后续突围行动中遭受到重大的损失,但英勇顽强的180师还是突围出去,不过也付出一定的伤亡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志愿军第三兵团的战后统计:180师在突围中伤亡人数过万;而据60军的战后统计:180师在此战中伤亡人数是6000余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出入呢?就在于180师各部突围人员是前前后后才陆续归队,统计时间的不同,统计人数自然存在着重大的偏差。

但不管怎么说,60军118师遭遇重大的伤亡这是事实,事后60军的军长韦杰被撤职,118师的师长也被撤职。彭总得知180师失败后大为恼火,要把韦杰革职查办,后来还是邓华将军为韦杰说话,韦杰才被撤职调回国内军事学院中学习。对于邓华将军在彭总身边为自己仗义执言,韦杰中将非常感激。

那么后来韦杰中将如何呢?

事后彭总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总结会上:六十军在此(180师)对情况的处理是正确的。撤军回国后!回国以后韦杰中将先后担任南京军事学院高级函授系主任和成都军区副司令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韦杰中将在任成都军区副司令的过程中,邓华上将在1959年后过后也由沈阳军区司令员降为四川省的副省长。在此过程中,邓华将军的身份变得异常敏感,但韦杰中将无所畏惧依然前来邓华将军家看望邓华,并给予邓华一家充分的照顾,韦杰将军经常安慰邓华将军。并在公开场合中请邓华将军来前排就坐。每次邓华将军都好心提醒韦杰中将不要前来看望自己这样对你不好,没想到韦杰将军这样宽慰邓华将军:老首长你曾经在抗美援朝中为我说话,我现在帮助你渡过难关还是应该的,何况你是我的战友,战友有难理应帮助战友渡过难关。

这能体现出韦杰中将的重情重义,在战友有难之际责无旁贷帮助战友渡过难关。

韦杰中将晚年还在念念不忘的是当年180师失败的原因,哪怕事后证明韦杰老将军在本次战役的指挥上没有问题,但韦杰中将还在耿耿于怀希望找到这其中的不足。韦杰老将军当时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但他还是用录音机录下来他对越此战中的几点反思:

1、在此战中存在一定轻敌的思想,没有做到量敌用兵的原则,缺乏应对敌人变化的办法,战线拉得过长;2、兵力布置过于分散,应该集中兵力攻击一点,并配备有强大而机动的预备队;3、未能选择好良好的阻击阵地,做到重点防御;4、组织指挥不严,与友邻部队没有协同作战;5、战场通信联络没有保障,指挥经常中断;6、后勤保障能力不足,部队的作战行动受到很大的限制;7、180师主要领导遇险慌乱,指挥失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韦杰老将军这么多年反思180师失利的心血,直到韦杰老将军逝世那一刻还在念念不忘的是180师失利的原因。最终韦杰中将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