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杨开慧牺牲后,毛岸青同他的哥哥毛岸英两人便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1962年,39岁的他才能前往湖南长沙杨开慧的墓前,对自己的母亲进行祭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看到母亲的墓碑时,毛岸青也不禁回想起了小时同母亲一起生活的时光,一时间泪如雨下,但就在他想要为自己的母亲下跪时,却突然被旁边的妻子邵华给制止了

那么,邵华究竟是为什么要制止毛岸青下跪的行为,她此举背后的用意究竟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离世 颠沛流离

1920年冬天,毛主席同杨开慧正式结为夫妻,在之后的一年内,两人也都共同投身于伟大的革命事业但你高中,每当毛主席做出什么决策,他都会坚定不移的站在伟人身后予以支持,并且主动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了我党的第二位女同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当时革命前景尚不明确,身为主要领导人之一的毛主席也时常肩负着极大的重任,为了尽可能的让毛主席尽心于事业,杨开慧也主动承担起了家庭中的一切琐碎,并且还在闲暇时间帮毛主席分担工作,负责一些简单地文件记录和联络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年后,杨开慧怀孕并生下了毛岸英和毛岸青两兄弟,毛主席虽然对自己的这两个孩子十分喜爱,但由于革命事业的繁忙,也让他很少能抽出空来同对其进行照顾和陪伴,反而是一直由杨开慧和他的母亲向振熙进行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7年,大革命失败,毛主席同杨开慧经过沟通后,决定前往别处寻求新的出路,而杨开慧则带着他们二人的孩子前往长沙的老家进行躲避,同时也负责一些组织的工作来为毛主席给予支持和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由于当时时局动荡,杨开慧也同组织失去了联系,在这段充满苦难的日子里,杨开慧也并没有自怨自艾,反而是一直同毛岸青兄弟讲述有关毛主席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没过多久杨开慧便又同组织去的了联系,她也仍旧同之前一样为我党的革命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但好景不长,在1930年,杨开慧被敌对特务发现,为了从她口中逼问出毛主席的下落,敌人对杨开慧进行了严刑拷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尽管如此,杨开慧也没有进行过任何屈服,这群特务见杨开慧宁死不屈,也是感到气急败坏,当即选择将她公开处刑,就这样,年仅29岁的杨开慧壮烈牺牲,而此时的毛岸英兄弟俩,才仅仅只有8岁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照顾毛家兄弟们的生活起居,杨开慧的弟弟杨开智将他们接到了家里进行照顾,但面对当地军阀越发疯狂的搜捕,杨凯志也只能将毛岸青等人转移到上海我党创办的一所幼儿园中进行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因为叛徒的出卖,上海我党的有志之士顿时身处险境,毛岸青兄弟俩所立足的幼儿园也毁于一旦,为了谋求生路,毛岸英只好带着弟弟岸青在外四处流浪,从此也开始了那长达5年颠沛流离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人团聚 祭拜母亲

在毛主席的委托下,我党上海地区的工作人员找到了在外流浪的毛岸青兄弟,在看到岸青兄弟俩的生活状况后,毛主席也忍不住泪洒当场,碍于当时革命形式严峻,毛主席只好强忍思念之情,将其送往苏联进行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早日继承母亲遗志,努力为革命做出贡献,毛岸青两人在来到苏联后便尽心尽力的进行学习,在这些日子里,毛岸青刻苦用功,早早的就确定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志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毛岸青却因为早年间落下的头部疾病,无法像毛岸英一般参加到较为严苛的学习和训练当中,这也让毛岸青感到无比遗憾,但他却并没有因此感到气馁,在不断地努力下,他成功考入莫斯科东方语言学院中进行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7年,学有所成的毛岸青重回祖国,但他并没有同自己的哥哥毛岸英一样回到父亲毛主席身边,反而是主动向父亲接过了一份任务,主动前往黑龙江的一个土改试点进行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毛主席的安排下,他隐姓埋名,充当一个普通人来同当地的其他人一起进行工作,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里的其他人都只当毛岸青是一名从苏联留学回来的青年才俊,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毛岸青也借助自己在苏联多年来学习到的知识,努力的帮助当地的工作顺利进行,并且在后来主动承担起了一些外国著作的翻译工作,但由于哥哥毛岸英的牺牲和病情的加重,导致他的身体状况越发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段时间里,毛岸青先后在苏联和我国多个地区接受治疗,虽然身体状况有所好转,但是精神状态却十分憔悴,据张世保(时任旅大市公安局经纬处处长)回忆,当时的毛岸青沉默寡言,整个人都显得很是忧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治疗和照顾,他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才稍微得到一些好转,也正是在这段时间,毛岸青认识了同样前来医院进行疗养的邵华,两人一见钟情互生情愫,在其他亲朋好友们的撮合之下,两人也顺理成章的走在了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毛岸青同邵华在大连举办了婚礼,婚礼过后,毛主席告诉毛岸青,让他有空的话记得回去老家看看祭奠一下母亲杨开慧,毛岸青闻言也是连连答应,他也早就迫不及待的想回去为母亲扫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碍于工作繁忙,毛岸青也一直难以抽出空来前往家乡对母亲进行祭拜,在他们终于抽出空回到湖南长沙的老家时,已经是两年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毛岸青带领自己的妻子邵华重新回到了故乡,再次踏上这片自己小时候曾生活过的地方,毛岸青心里五味杂陈,他红着眼眶不断仔细看着自己曾经生活过老房子,跟邵华讲述着自己此前在这里生活的点滴,情致深处,也再次泪如雨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过自己曾经生活过的那栋老房子后,毛岸青也打算直接动身前往母亲的坟前进行祭拜,但恰好这时天空乌云密布,很快就下起了蒙蒙小雨,还没等他们出门,雨势便已经下的极其密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念及毛岸青身体状况不好,众人便提议等雨停后再出发进行祭拜,毛岸青闻言也是沉默不语,邵华见状,立即就明白了他这是想早点见到母亲,不想过多的进行等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众人便冒雨来到了杨开慧的墓前,毛岸青在看到墓碑后,也是再次泪如雨下,曾经同母亲和哥哥一起生活的往事接连浮现,也让他的情绪所一时间难以自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激动地心情,一直过了许久才渐渐得以平复,他伫立在母亲的墓碑前,向母亲介绍着自己的妻子邵华,并且缓缓地讲出自己曾经的过往和现在的生活,他的种种行为,无外乎透露着一个意思:母亲,我现在过的很好,您不用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向母亲诉说完思念后,毛岸青走近墓碑前面,想要跪下对墓碑进行磕头祭拜,可就在这时,邵华却突然拉住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想祭拜 却遭阻拦

在被邵华拦住后,毛岸青下意识地一愣,邵华见状没有多说什么,反而是向他给予了一个眼神上的示意,多年来的夫妻感情,也让毛岸青瞬间明白了邵华想要表达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毛岸青停住了自己原来的举动,反而是同邵华一起站在杨开慧的墓前,深深鞠了三躬后,便随众人所离开了,而邵华之所以出手阻拦毛岸青,一方面是因为毛岸青当时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再加上当时瓢泼大雨,如果继续,怕是会影响到他的身体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因为杨开慧作为一名具有先进思想的杰出女战士,其实并不喜欢封建主义条条框框,再加上毛主席曾在1956年颁布过《倡议实行火葬》这一条令,全国上下也都开始着手实行封建迷信的破除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因如此,邵华都会阻止丈夫的行为,而毛岸青自然也是意识到了这点,才会同自己的妻子一同改为鞠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后的许多年里,毛岸青只要一有空就会同邵华前来家乡祭拜母亲,在1990年的一次祭拜中,毛岸青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思念,还曾特意在签名簿上签上母亲曾给自己起过的假名——杨岸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年龄的增长,毛岸青的身体状况也愈发下降,到了2007年,他身体上的顽疾依然十分严重,以至于病情都变得愈发难以控制起来,尽管此时的他已经言语不清,但他还是留下了想要将自己葬在母亲墓旁的遗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次年,毛岸青离世,在经过他的儿子毛新宇的多番交涉后,他的临终遗愿也得以实现,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过公祭仪式后,毛岸青也被安葬在长沙板仓,同他的母亲杨开慧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