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西安义务教育学区划分的公布,都牵动很多人的关心,从最直接的学生家长,到关心学区房涨跌的房产中介,再到更多其他与教育相关的机构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今年西安学区的变化并不大,但除了常规的公办小学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目标要求,实施单校划片之外,今年多个区县出现了“积分排队”入学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从整体来看,每年都在新增新建学校的西安,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学位资源是充足的,但问题已经从“上学难”转变为“上名校,上好学校”难,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与教育资源分配失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的数据显示,西安全市常住人口1300万,共有基础教育学校3712所,其中,小学1174所,初中349所。在校学生186.77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28.39万人(小学在校学生936312人,初中在校学生347611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西安市基础教育学校分布图也可以看到,西安的中小学大多集中在主城区,西安全市小学办学规模超过2000人的学校共计101所,占小学校数的8.6%,主要分布在人口集中的城区及外围县镇镇中心区域,其中城区97所,占比96.1%。

其中,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未央区、雁塔区共计5个区,小学生人均占地面积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特别是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三区均在7平方米左右,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西安初中学校的情况大抵和小学情况类似。

这一组数据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老城区的学校多,学生多,但新城区的学校少,学生也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碑林区、雁塔区、莲湖区都明确表示:公办小学采取分类资审、积分排队的办法安排适龄儿童入学。

这其中,政策一致的都是”首先安排户籍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入学“,然后才是统筹和积分入学。

其中,雁塔区的政策是:积分入学按照家庭户籍情况、房屋情况、居住情况等进行积分;随迁子女根据父母在本市缴纳社保时间、购房时间、居住时间、工作时间及地点、获奖等条件进行积分,同一类型儿童按照积分从高到低录取,直至学校招生计划录满为止。

看来,西安雁塔区的积分入学政策将会和上海、深圳等城市类似,只不过一线城市会规定的更细致一些,而且已经推行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上海的孩子入学,就和父母《居住证》积分紧密相关,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都对《居住证》积分有明确的要求,《居住证》积分达到120分是硬性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居住证》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加分指标、减分指标和一票否决指标组成,算法也特别详细,和年龄、教育背景、专业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以及缴纳社保年限都有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的,作为一线城市的深圳,也和上海有类似的规定,积分入学也和户籍、住房、社保等息息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到的是,无论是深圳还是上海,本地户口、本地住房、本地社保肯定都是加分项,如果不是本地户口,没有本地住房和社保,就比较难办了。

如果放开推行”积分入学“,西安的规定也和深圳、上海大差不差,毕竟,主城区几个教育集中的区域,优质学位资源确实是不够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去年,西安市经开区就针对2024年义务段招生入学的5所学校第三次预警,提醒家长:学区内户房一致的适龄儿童,在对应学区学校招生计划数内,按照落户先后次序安排入学;超出学校招生计划的,将按照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分流至其他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想象,除了”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分流“这个简单粗暴的政策之外,逐步推行更科学公平的”积分入学“,有可能是西安将来公办中小学的招生常态。

而随着西安”积分入学“逐渐成为现实,也势必会牵连起房地产、中介、教育培训机构等相关产业链的利益操作。(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