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厦门6月27日电 (记者张萌)“辖区的海、湖、岛分别获国家表彰”“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8个海滨浴场水质优良率等指标100%”“兑现900万元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实现节能降耗和绿色发展”……27日,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该区2023年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及特色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萌摄

据悉,2023年思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在厦门全市六区排名第一;辖区上李水库、东山水库及小微水体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好于一二类的点位比例达100%,8个海滨浴场水质优良率达100%。值得一提的是,该区在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先后获国家级表彰——厦门东南部海域入选国家“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筼筜湖入选国家“美丽河湖”优秀案例、鼓浪屿入选国家“和美海岛”名单。

发布会介绍,良好的成绩得益于行之有效的举措。过去一年,思明区坚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四大工程,城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在提升空气质量方面,持续深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实施城市扬尘专项治理和守护蓝天百日攻坚行动,扎实开展轻微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渣土专项整治联合检查,有效推进工地扬尘问题整改,全力提升辖区环境空气质量。

在改善水环境质量方面,该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坚持陆海统筹,湖海联动,建设美丽河湖、打造美丽海湾。期间,推行无人机巡查海漂垃圾、便携监测等技术手段,通过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提升监管效率。

而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同时,思明区作为厦门市的中心城区,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组织开展各类低碳试点创建工作,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括绿、增长,在助力厦门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过程中,逐步探索了一条具有思明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先后完成软件园(一期)三星低碳园区、鼓浪屿三星近零碳景区以及开元街道高峰会低碳社区创建等。

此外,思明区还在强化源头防控污染、完善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控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推动绿色发展落地落实,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期间,通过强化“三线一单”落地应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进一步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其中,在2023年厦门市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奖补申报工作中,思明区兑现5个项目共计900万元,以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实现节能降耗和绿色发展的目标。

发布会上还介绍了思明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一些创新做法。如:在示范创建引领方面,聚焦“美丽海湾”“美丽河湖”“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低碳建设等案例创建,通过一系列示范建设,带动全域,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进一步推进全区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在探索机制创新方面,通过部门联动强化污染防治攻坚,建立联防联控快速处理机制,始终做到“第一时间抵达现场、第一时间快速处理、第一时间及时整改、第一时间落实反馈”,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驾护航。

思明区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将继续深化拓展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坚持以建设高颜值城区为中心,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体推进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化生态修复,不断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巩固两个“美丽”建设成果,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为更高水平建设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贡献思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