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农民陈永贵主动辞去国务院副总理的职位。而当陈永贵向华老辞别时,忍不住痛哭出声怀念毛主席:“除了毛主席,还有谁会把农民作为一个国家的主人,捧到那样高的地位?”
1926年,12岁的陈永贵在大寨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那时陈永贵已是半大小伙子,可这么些年来,却从未体验过吃饱是什么感觉。
当时,革命的气氛十分浓重,农工会在全国各地都在有组织地进行着。陈永贵从那时,就对共产党产生了好感,他明白,共产党人是一心为了老百姓好的。
所以后来,陈永贵便和革命志士的联系多了起来。抗日时,他给八路军送过信,抗战胜利后他还参加过民兵,因为表现优异还被表彰过。
1948年,陈永贵的入党申请被组织予以通过,同时组织还任命陈永贵为大寨村生产委员。但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大寨村的干部,多年后竟成为国务院副总理。
新中国成立后,大寨村在陈永贵的带领下变得生机盎然,一到夏天大寨村的土地一片金黄。不仅粮食产量、质量提高了,百姓的生活也越过越好。
可是到1963年,噩耗来了,这一年,大寨村经历了“七灾八难”,夏天干旱洪水风灾,秋天雹灾,冬天霜冻,春天又涝灾,一整年百姓都在度过灾难。
灾难过后,陈永贵将村民召集起来,决定要带领村民重建家园,不给国家添麻烦。就这样,大寨村在没有政府的救济下,成功地完成了重建,并且还在当年向国家缴了24万斤粮食,同时还实现了“三不要三不少”的目标,带领大寨村百姓住进了石窑洞。
大寨村的这一番举动,不仅当地政府看到了,就连毛主席都听到了陈永贵的名字。当时,不止山西省,全国都在向大寨村学习,而陈永贵也成了红人。
往后的几年,陈永贵的工作一次次调动,后来甚至被任命为晋中地委书记。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后,周总理与秘书聊到农业时,突然说:“你问问陈永贵回去没有,让他来找我一趟。”
陈永贵到医院后,见到了周总理,周总理开门见山地表示:“大寨村可是模范哦。这次找你来,主要是人大的事,让你当副总理,向全国推崇大寨精神,你看如何?”
“总理,我是农民出身,大字不识一个,不合适。”陈永贵说。
“你是农民,同样也是党员,是党员就要听组织的安排,你回去后还是做好准备吧。”
不久后,陈永贵就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农业。不过陈永贵这个副总理却格外的有个性,他不把自己当领导干部,而是将自己划在不脱产干部中。
组织给他安排了一个私人厨师,陈永贵觉得厨师每天做的菜花样太多,不爱吃,于是他自己从昔阳县找了个小饭馆的伙计当厨师,每天就简单地做一些面条、豆腐之类的,陈永贵的吃食这才得意时应。
陈永贵一开始的住处被安排在钓鱼台,但大寨的工作人员来汇报工作,老是被看守人员拦下,这让陈永贵很是惆怅。于是陈永贵便向毛主席提出搬出钓鱼台,到外面住。
并且陈永贵还提出了“三三制”,将自己的工作时间分为了北京、大寨、全国三份。毛主席问为何要这样分,陈永贵答:“总在北京工作,时间长不下地,手都生疏了。主席也说过,经常到田间地头走一走,才能直观地发现问题。”
1980年,是陈永贵担任副总理的第五个年头,但他慢慢地察觉自己年龄大了,思想已经跟不上了,且当时又提倡干部年轻化,于是陈永贵向中央递交了辞去国务院副总理的请求。9月,全国人大通过会议,正式接受了陈永贵的请求。
在离开中央之前,陈永贵望着毛主席的画像,痛哭流涕,说:“除了毛主席,还有谁会把农民作为一个国家的主人,捧到那样高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