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解放军5000余人,被3万敌军包围,眼看突围无望,战士们已经做好战死的准备,这时,一个地主却笑道:“别急,我有办法!”
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向我中原解放区发起了突然袭击。当时,蒋介石集结了30万国民党精锐攻打我军。由于双方在武器装备和人数上存在巨大差距,我军被迫转移。
为了保存实力,必须要留下一支部队拖住国民党大军。这个任务最后落在了时任独二旅旅长吴诚忠的肩上。
吴诚忠深知任务艰巨,但他没有丝毫退缩,接下了这个任务。但吴诚忠也知道,此战不能硬拼,只能智取。
第一招就是虚张声势。吴诚忠命令手下通过电台故意释放消息,说我军在中原解放区一共部署了几万人的兵力,目的就是迷惑敌军,为我军的主力部队转移争取时间。
但不管是迷惑也好,哄骗也罢,面对面的战斗是少不了的。吴诚忠率部与数万敌军激战三个昼夜,双方都损失惨重。
这时,吴诚忠接到电报,主力部队已经成功转移。这意味着他们的阻击任务已成功完成。因此,吴诚忠下令撤退。
独二旅一路转移到了安徽冶溪镇,此时全旅上下只剩下了五千人,这其中还有很多伤员。旅长吴诚忠做出决定,在冶溪镇休整几天再出发。
解放军到来的消息很快传遍了这个小镇,乡亲们都热情地将自家的粮食贡献出来招待解放军战士们。
可就在这个时候,消息传来,敌军三万人距离冶溪镇只有几十公里了。独二旅从旅长到战士此时都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危急关头,当地的一个地主找到吴诚忠,说道:“不要着急,我有办法。”
原来这名地主名叫胡之杰,原是川军的一个师长,后来在国民党内部受到排挤,而选择辞职回家,过上了清闲日子。
这些年来,胡之杰对国民党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同时慢慢意识到共产党才是中国的未来。因此,胡之杰此时出现,也是为了帮助我军度过难关。
“您有何高招?”吴诚忠在听了旁人对胡之杰的介绍后,如此问道。
“我派人打听过了,对面的国民党军队里有两个旅的旅长是我的老部下,我愿意出面去和他们谈谈,也许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
“如果可以,那再好不过了。”吴诚忠十分高兴,连忙向胡之杰道谢。
第二天,胡之杰仅带了一个随从,就来到了国民党军队的营地。
国民党的旅长见了胡之杰很高兴:“老师长,好久不见。您今天到我这是有何指教啊?”
胡之杰也没有多客套,开门见山地说道:“给我一个面子,到时候两军交战之时故意给共军开个口子,让他们出去。”
两个旅长相互看了一眼。其实国民党内部小团体很多,互相之间并不团结。因此很多人并不像为国民党出死力。
因此,胡之杰的这两位老部下便答应了他的请求。果然在几天之后与我军的交战之中,故意让开了一条路,将独二旅放了出去。
就这样,仅凭胡之杰的三言两语,就让独二旅死里逃生,为我党保存了实力。从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我军之所以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是因为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