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6月27日讯(记者 梁湘)今年以来,城阳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构建完善“联系”、“联建、“联动”工作机制,系统搭建城市治理过程中群众、代表、政府的之间的连心桥,形成群众全过程参与、代表全链条监督、政府部门全方位施策的社会治理实践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胥美邦居民在代表进小区活动中与代表交流社区管理问题

深化“联系”机制,解忧纾困链民心

在华胥美邦小区,一张小圆桌、几个小马扎,张瑞艳、江敦涛等代表与小区居民在小区广场随意团坐,围绕小区公交不便利、停车难停车贵、物业精细化管理欠缺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能当场答复的,居委会及物业相关人员进行当场答复,不能现场答复的,代表们向居民承诺将在充分调研后形成意见建议提交相关部门办理。“代表进小区”让代表履职真正融入群众生活场域,居民们纷纷表示:“这种接地气的沟通场景让大家有什么说什么,即使一些难点问题短时间解决不了心里也敞亮!”

据了解,城阳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阵地,在社区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山头公园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设置“人大代表联络点”,作为代表履职平台的补充和延伸。联络点按照就近原则,安排代表进点,使用统一规格的标识牌公示代表的姓名、职务、联系二维码或电话等信息。代表定期到联系点接待选民收集民情,群众可随时扫码或者联系代表反映问题,目前已开展驻点代表联系选民活动20余次,线上线下收集问题30余件,其中32件已经解决或进入办理程序,切实做到“联系全覆盖、服务不断线”,使代表履职有形平台无形融入群众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层住宅消防安全隐患整治专题议事活动

试点“联建”机制,资源共享优服务

城阳区人大常委会试点推行人大代表与城市社区包联共建机制,聘请10名人大代表作为“社区监督员”与城市社区“一对一”结成对子,定期参与社区管理活动、了解群众诉求,同时代表所在党组织与城市社区党组织定期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深化双方之间的联系交流。

区人大代表王功德所在的王家曹村社区党委与联系的夏塔路社区党委在党建联建活动中,组织党员参观了王家曹村四季亲子乐园、花木大世界、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并在座谈活动中分享讨论社区发展经济和日常管理的成功经验,通过活动联办、资源共享实现互联互通、优势互补,为社区治理打开了新思路;区人大代表刘承云与联系的仙山东路社区携手开展以建设智慧社区为主题的探讨交流活动,刘承云代表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分享智慧社区建设有关经验和方向,为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提供了行业建议。

拓展“联动”机制,多方赋能解难题

城阳区人大常委会依托城市管理工作站建立“多方议事”联动机制,每月15日邀请区政府职能部门、相关社区、企业服务单位、居民群众聚焦特定主题开展实地调研、现场办公,推动城市管理痛点难点问题解决。

针对大明寺路社区部分市政道路乱停车治理难问题,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联合城市管理代表工作站驻站代表,邀请大明寺路社区、周边物业企业、部分选民代表以及区发改局、住建局、交警大队等到大明寺路及周边小区实地调研,现场查看市政道路建设及周边小区地下车位租售、空置等情况,通过全面梳理乱停车症结找到了以协调降低车位租售费用为切入点,同时以加大宣传、执法力度为辅助的多路径解决方案。

围绕高层住宅消防安全隐患整治难点,组织驻站代表与社区、物业、居民、法律顾问及区法院、检察院、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等职能部门开展专题议事会。与会人员就当前部分高层住宅存在的消防设施重大安全隐患的责任界定及整改消除路径等方面展开互动讨论,从“疏”和“堵”两个层面寻求隐患整治良方。

城阳区人大常委会“三联”工作机制的完善实施,将代表履职有机融入城市治理体系,有效激活了人大代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资源禀赋,丰富了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