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春燕聊城报道

6月27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攻坚看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专场,市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纪浩晴介绍,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中,聊城市以“中医强基层、基层强中医”为目标,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着力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和公平性,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中医药诊疗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强中医特色卫生院。按照国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服务能力提升建设标准》,规范化建设中医特色卫生院,合理布局诊疗区,配置中医特色诊疗设备和中药存贮、调剂、加工器具,合理配备中医医师、中药饮片调剂人员等。依托上级中医医院优质资源开展名中医临床经验传承,建设名中医药专家基层工作站,至少有1名上级医院高级职称中医类别医师到中医馆定期坐诊指导,每周不少于1次;建立中医技术推广工作站,面向辖区村卫生室推广4类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每个中医特色卫生院培育1个中医特色专科,主攻1-2个中医优势病种。目前,聊城市已按照省级要求,结合各乡镇卫生院提供中医药服务情况,在全市初步遴选了一批中医特色卫生院拟培育单位。从今年起,将利用3年时间,按照省级中医特色卫生院建设标准,建成30家中医特色卫生院,原则上每年建设10家。

开展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标准》,落实“能够提供中药饮片和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配备不少于5种中医诊疗和康复设备”等要求。目前,全市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筛选了条件成熟的村卫生室打造标准化“中医阁”,并统一配备了针灸器具、拔罐、艾灸、刮痧等中医药服务设备,进一步改善了基层中医药服务环境。接下来,将通过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中医阁”,逐步拓展“中医阁”覆盖面,充分发挥好“中医阁”网底作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中医药服务。

提升基层中医药人员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全市9家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基地作用,以基地为教学点,采取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集中轮训。同时,利用中医学习平台,组织线上学习和线下集中培训,重点提升乡村医生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水平,确保中医药服务便捷可及、群众就医满意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