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刘金 文/图)6月27日,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咸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冷劲松,咸阳市政府秘书长鱼剑锋,咸阳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何小鹏,咸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李俊英出席,围绕“牢记嘱托勇立潮头、真抓实干追赶超越、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咸阳力量”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劲松介绍,去年以来,咸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综合实力居全省第一方阵,2023年全省目标责任制考核获得优秀等次。今年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速7.9%,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坚实。

强力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去年9月21日,地铁1号线三期通到了咸阳市区,是全国第3条连通两个城市主城区的地铁。途经咸阳的11号线也在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双地铁时代进一步提速。西兴高速改扩建、西咸大道、咸兴大道等一批重大互联互通工程加快推进,跨市公交线路达到37条。从咸阳市区到西安市中心,用时也就半个多小时。晚上逛完大唐不夜城,还能到咸阳“咥”碗汇通面,成为两市市民和外地游客的新体验。同时,咸阳主城区居民基础养老保险与西安同标,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名校+”工程有力推进,西安交大、陕师大中小学教育入驻咸阳,380项政务服务实现了跨域通办,老百姓和经营主体在一体化中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咸阳以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条块结合,一手抓开发区发展、一手抓产业链推进,加快构建具有咸阳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据记者了解,开发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咸阳着力提升各类开发区承载能力,推动要素在开发区集中、功能在开发区集成、产业在开发区集聚。去年以来创建省级高新区5个、省级经开区3个,省级开发区数量达到了10个,三原、兴平正在争创国家级高新区,今年将提前实现省级以上开发区县域全覆盖。

强化“链式”思维,大抓工业、大抓先进制造业,培育了16条重点产业链,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彩虹股份成为全省新型显示产业链“链主”企业,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46户,去年布局的高世代基板玻璃生产线,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形成了“面板+基板”双龙头引领的全产业链。隆基绿能在咸阳布局光伏组件项目,聚集百佳年代、光伏玻璃等5户核心配套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输变电产业链的聚合效应不断增强,正泰集团、西电集团、特变电工、珠江电缆等知名企业在咸阳落户,链上企业已经达到42户。着力推进链群结合,1—5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居全省第1。

着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很多人对咸阳的第一印象,来自前几年热播的《大秦帝国》。如今的咸阳,是一座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市。”冷劲松用三句话介绍咸阳,一是“烟火气”。除了大家熟知的“亚洲最大露天面馆”汇通夜市、福园巷子这个新晋的网红美食街,还有依河而建的咸阳老街,分布着文庙、凤凰台、安国寺等众多历史文化建筑,是“渭城朝雨浥轻尘”的地方;二是“灵秀气”。渭河是咸阳的城中河,咸阳湖水面达到10780亩,比杭州西湖还要大。去年11月27日,世界濒危动物卷羽鹈鹕,在咸阳湖现身、流连忘返了40多天,很多摄影爱好者到现场拍照。不仅要建城市中的公园,更要建公园中的城市。沿渭河两侧已经有7座公园,形成万亩绿地。今年“五一”,渭滨、古渡、钓鱼台3个公园改造提升、全新亮相,把“一河两岸”装扮得更加靓丽。咸阳城因为渭河、因为咸阳湖,多了一抹“西北似江南”的灵秀;三是“青春气”。咸阳古老、但并不守旧,咸阳深厚、但并不呆板。15所高校有在校大学生10多万人,这几年主城区净流入40多万人。国际体育赛事、明星演唱会接连巡回咸阳,上演着“奔赴一场演唱会、邂逅一座城”的新潮流。这个月初举办的大秦·音乐节,吸引3万乐迷齐聚咸阳,千年古都迸发健康澎湃的青春活力。

在做强主城区“龙头”、强化辐射带动的同时,还统筹推进品质县城、示范城镇、和美乡村建设。3个县创建为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咸阳还有164万人生活在乡村。做实“千万工程”,深化“五大振兴”,重点做好土特产文章,《那年花开月正圆》让咸阳茯茶声名远播,茯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苹果、香油、羊奶粉等,越来越多的土特产走进丝路、销往世界,带动农民收入增速持续跑赢经济增速。

聚力做大文旅产业。咸阳最鲜明的标识是秦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的都城。秦朝三大水利工程之一的郑国渠,被誉为“天下第一渠”。秦直道曾是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如今是驴友们徒步探险的热门线路。在咸阳湖古渡廊桥上,打造了“秦时明月·梦回咸阳”演艺场景,可以沉浸式体验大秦风华。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汉武帝茂陵石雕雄浑大气,冠军侯霍去病有着夺冠的寓意,推出的研学旅游如火如荼。

在咸阳可以体验关中民俗的风情。袁家村是中国乡村旅游的超级IP,集合了关中几乎所有的特色小吃,数量超过了400种,每一位游客都可以找到喜爱的美食,酸奶最多时一天能卖10万杯。袁家村也是关中民俗文化的一站式体验地,游客可以看弦板腔、皮影戏,也可以学习剪纸、制作木版年画等手工艺,一年四季人声鼎沸,最多一天游客超过20万,全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创造了乡村振兴的奇迹。

在咸阳可以享受生态康养的惬意。北部五县市林壑优美,空气清新,永寿县有40万亩槐林,是天然氧吧。夏季凉爽怡人,汉武帝避暑的甘泉宫坐落于此,现在这个季节,晚上休息,不仅不用开空调,还得盖个薄被子。从西安、咸阳出发,踩一脚油门,就可以很快到达,开启“醉氧”“洗肺”、避暑休闲之旅。

全力优化生态环境。为了让山水俱阳之地常有绿水青山之美,咸阳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补短板、强弱项,力促生态环境质量大提升。1—5月,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38,同比改善13.2%,改善幅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第9。咸阳北部煤炭资源丰富,储量110亿吨,年产量6000万吨,是陕西第二大能源基地。南部沿渭河一带富含清洁绿色的地热能,储量2500亿立方米,是中国首个“地热城”。推动能源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的同时,加大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今年计划新增地热供暖面积135万平方米,全市总计达到1310万平方米。去年在农村地区推广“水暖炕”,给“土炕”装上了水暖管,既环保又暖和,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与认可。同时,完成76家砖瓦企业布局调整、41家橡胶和16家铸造企业分类整治。